辞去胥吏之职后,因生计又见窘迫,马文龙想弃文从商,而他地妻子坚决不同意,自动承担起了家中的生活重担,让他安心读书,求取功名。
马文龙十六岁娶妻梅氏。也就是马的“母亲”。在他辞职的那一年,马刚刚两岁。
梅氏出身江宁世家望族。后因家道衰败,投奔亲族,经人作合,十四岁嫁给了马文龙。两人婚后恩爱非常。梅氏端庄秀丽,心灵手巧,自幼喜好刺绣,曾拜江宁名师学艺,绣工精绝,她为了能让自己的丈夫安心读书求取功名,毅然决定以绣工助家用,用她稚嫩的肩膀,为自己的丈夫和女儿撑起了一片睛空。
由于梅氏的绣品工艺绝美,居然收入不菲,很快解决了家里的经济困境,但刺绣是一项耗时费力地工作,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干起来地。
刺绣是中国的传统工艺之一,一件完美无缺地绣品出世,不知要耗费那些绣工们多少的心血和精力,梅氏为了让家里宽裕一些,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丈夫的劝阻,接下了一件梅花大绣屏的活儿,因“连日不眠,终夜劳作,至于咯血”,在绣屏完工的那一天,她积劳成疾,终于病倒了,马文龙遍访名医,却没能挽救她的生命。
终于,一天夜里,她在丈夫的无限悲痛中辞世。
妻子的离去对马文龙的刺激极大,他想起了妻子对自己的期望和官场的黑暗,以及那么多的“名医”都不能挽救自己亲人的生命,他愤怒之下一把火烧掉了自己所有的书,变卖了家产,带着女儿毅然弃学从医,先后拜师多人,当中甚至有来到中国的西方医生,学成后游走天下,开始了“悬壶济世”的生涯。
由于他早年救治过丁汝昌(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弃文从医的一个原因),两人后来重逢后丁汝昌给了他一定的帮助,再加上他行医多年已经颇有名声,家业渐渐兴隆,最后在旅顺定居下来。
由于在向西方医生学习时了解到了西方科技的先进,所以在女儿长大**后就被他送到外国留学,希望她能继承自己的衣钵,但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对学医没有兴趣,却是个经商的“天才”(她应该就是那会儿穿越来的),自己的家业在女儿的打理下日渐兴旺,也是他根本想不到的。
但能看到女儿有这样的本事,他在心里也已经满足了。
而自己的女儿会嫁给眼前这样一个年轻人,更是他想象不到的了。
当知道了自己的“母亲”的故事,马虽然对她谈不上有什么感情,但还是忍不住掉下泪来。
这样的爱情,和为爱付出的牺牲,不管放到哪个时代,都足以感天动地。
他们夫妻俩看多了后世的太多的人把婚姻当成了一种交易,所谓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而在这个让后人想起来就痛心疾的时代,偏偏就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大过年的,不该跟你们说这些。”马文龙看着女儿和女婿一副难过的样子,自嘲地笑道,“有些扯远了,呵呵。”
孙纲明白马文龙和他说这些的主要意思,他当过胥吏,对中国官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很清楚,虽然他拿不出来什么办法,但他说这些给自己听,目的是让自己在以后处理国家事务时,能够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