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纲一下子让她笑懵了,不明白自己问错了什么。
“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啊,”她好容易止住笑,说道,“你整天光顾着造船打仗,这些家务事你是甩手掌柜一概不管,还银行出身的呢。你对一两银子的价值到底有没有概念?”
“确实没有。”孙纲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马告诉他,在这个时代,一两银子地价值是相当高的。一两银子兑换成铜钱的话应该可以换到3ooo多文,而这个时代一斤(后世的一斤二两)猪肉也就二十文钱。一亩良田也就七到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就可以拿下。几两银子,几十个银元就是相当大的数目了,能有一百两银子的家当按后世的标准就可以算是大款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都是铜钱,银子主要用于大额交易,日常交易很少能见到,许多贫穷点的老百姓可能到死都没有能存够一两银子,更别说见到大锭银子是什么样子了。
“那些人戏唱得好,我刚才打赏给他们几个鹰洋,他们已经非常高兴了。”马笑道。
孙纲让她这么一说。才明白过来。
孙纲想了起来。记得自己曾经在后世看过一个笑话,有人给金庸大师的名著《射雕英雄传》挑错。说到里面最大地错误之一就是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这顿饭地价钱属实是太“过分”了,要知道,在清代,一个六品官员的“年薪”也就四十五两银子,在白银流通量远低于清代地宋代,尤其是郭靖黄蓉所处的南宋中晚期,白银的价值只能更高才对,无论郭靖第一次在黄蓉面前怎么装大方,也不管吃的是什么山珍海味,这个价钱都太离谱了……)
孙纲还注意到,爱妻说她刚才打赏时用的是“鹰洋”,让他感觉非常奇怪,中国这时候不是有自已铸造的“龙洋”了吗?为什么还要用被称为“鹰洋”的墨西哥银元呢?
马告诉他,中国现在的货币制度其实很混乱,大宗交易用银两每次都要计重,验成色,非常麻烦,外国人在中国做生意一般都用银元,因为银元制作精巧,大小及成色基本一致,计数论枚,比称量白银要方便很多,所以,人们都愿意用十足成色的白银兑换含银九成多一点的银元使用,这样一来,外国的银元就大量的流入中国,在中国广泛使用,她用墨西哥银元打赏也就不奇怪了。
马说,其实外国银元流入中国的远不只这一种,她见过最多的除了鹰洋,还有西班牙银元“本洋”,以及俄国、法国、英国甚至是日本的都有。许多人看到了货币制度混乱带来的危害,提出中国自铸银元,光绪十三年(1887年)张之洞奏准朝廷在广东购买外国机器,聘用外国技师,自铸机制银元“龙洋”,与“鹰洋”并行流通,后来各省仿造,但因为质量没有统一标准,版别混乱,在民间流通并不顺畅,有时候甚至于只能按重量计值。所以现在中国的货币制度,仍然是“两元并行”的混乱状态。
“你要是能和老头子们商量个办法,改变中国货币制度的这种混乱状态,对国家和老百姓的好处可是大大的。”马一本正经地对孙纲说道,
爱妻的话提醒了孙纲,当对俄和谈结束,中国进入和平展建设时期,很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有这个货币制度在里面。
“钱”的问题,对哪个国家来说,都是重中之重。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可是“万万不能”的。
孙纲想起来了,现在因为自己的关系,袁世凯已经死了,他弄的那个著名的“袁大头”银元,也就没有出现的可能了。现在,弄一种新货币,改变中国混乱的货币制度的“重担”,已经历史地落在了他这只“小小蝴蝶”的身上。
改革中国的货币制度,扫除商业流通领域的障碍,让中国的商业繁荣起来,一种新的货币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
这件事,自己现在就应该留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