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赶到了他们操练的地方,孙纲大老远就听见了隆隆的炮声。
对6战已经熟悉了不少的孙纲从炮声就能判断出,这是德制75毫米克虏伯行营炮的声音!
这种火炮是德国克虏伯公司1888年的产品,它的射程为5ooo米,炮弹分为“单层开花弹”、“多层开花弹”、“子母弹”、“霰弹”四种,弹药车一次可携带24炮弹,威力强大,中国从克虏伯引进此种炮后就开始自己仿制,这种炮在甲午战争和丁酉战争中清军曾经大量装备,东省铁路护路队在战争中“捡剩”装备了数门,但孙纲现在从炮声判断,段祺瑞现在用于“操练”地火炮肯定不少于三十门!这么多炮都t***是从哪里来的?
看到孙纲亲临“指导”,段[祺瑞让手下地炮兵们停止了射击,孙纲看这架势就知道,他们这是在玩“弹幕徐进”呢!
段祺瑞和其他几人一起上前给孙纲见礼,孙纲这才算见全了传说中的“北洋军阀”们都是个什么样子。和后世的影视作品和书籍里描绘的不同,现在站在他面前地这帮人怎么看也都是一些普通的军官,并没有给他一种特别“与众不同”的感觉。
其实,历史上的好多“名人”和“伟人”,当他们身上的种种光环都被去掉以后,你会现,他们也和自己及身边的人一样,都是普通人。
是什么给了他们辉煌,以至于让世人只能仰视?
是历史创造了英雄人物,还是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
段祺瑞一一给他介绍,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都恭谨地上前相见,张作霖又见到孙纲,想起孙纲昔日的救命之恩,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哽咽,孙纲笑着止住了他,跟他们好一通“嘘寒问暖”,冯国璋他们三个本来见到孙纲还有些拘束,但当他们现孙纲平易近人,而且一点官架子也没有时,说话时也都一点点地放开了。
“咱们平日里就以兄弟相称好了,什么大人大人地,别扭,是吧?芝泉兄?”孙纲对段祺瑞说道,他看他们几个好象都比自己大,让他们对自己诚惶诚恐的,感觉十分地别扭。
“听见了没有?大伙儿恭敬不如从命啊,呵呵。”段祺瑞笑着说道,
“对了,芝泉,你哪弄的这么些炮?不是偷来的吧?”孙纲指着远处的炮群说道,
“唉,一言难尽,国家耗费无数民力,方成此等利器,却被如此毁弃,思将起来,着实令人心痛啊。”段祺瑞一脸痛惜的说道,
孙纲忙细问端详,冯国璋和曹锟告诉他,原来,自打朝廷一声令下,开始裁军后,不光是北洋6军,进入辽东的其他各省“客军”也在其列,各军官兵们闻令后极为不满,领了饷银和遣散费后就拍**走人了,枪械和火炮随处丢弃,“各式火炮百余尊,弹药近万,西式快枪不下万余枝,另有刀矛抬枪辎重车辆等,弃于铁路沿线沙土烂泥之中,不下十日,无人收管”,而朝廷负责遣散事务的官员们惧怕士兵们闹事,“不与置一词,只图兵散,早日了事,士卒所弃之炮械皆以战损上报”,冯国璋和曹锟告诉了段祺瑞,段祺瑞是炮兵专家,见了炮就象见到了情人一样,看见了这么多国家费巨资购置建造的精良炮械就这么白白的丢弃了,不由得心痛万分,他们几个商量了一下,找到了孙文,向他说明了情况,孙文立刻下令召集护路队员和铁路工人们,由他们带领,把这些武器一点一点的都收集了起来,擦洗清理,又从旅顺船械局请来了军工人员帮忙,把损坏的加以修理,在段祺瑞他们的努力下,大约弄好了75毫米炮62门,37毫米炮33门,各类机关炮85门,各种枪械6ooo余枝,各种炮弹56oo余,枪弹3oooo余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