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特里希等德军高级将领都知道这里面的缘由,现在孙纲又说出了中国和德国是“战友”的话,他当然要感觉到亲切了。
“德国和中国对日本开战最早,但反而便宜了别人,中国幅员辽阔。倒不太在意这区区日本的些许国土,但对德国来说,似乎有些不大公平。”孙纲对迪特里希说道,
“德国是为中国和朝鲜寻求正义而来。也不是为了占领日本的国土。”迪特里希笑了笑。不动声色地说道,“所以德国全力支持了中国提出地建议,但我听说孙将军曾经和英国方面就对俄国采取行动做了一定的沟通,我很想知道,将军这么做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想为了英国和俄国开战?”
德国人果然肚子里装不下太多的东西,迪特里希一句话挑明了来意,他这是想知道,中国和英国走到一起的目地。会不会有打德国人主意的成分。
德国人是铁了心要和英国人争夺“阳光下的土地”。何况目前德国人还占着中国的青岛,中国要是想和英国联手把青岛夺回来。那可是德国人绝对不愿意看到地。
“我们都是军人,将军阁下,我和您也是老熟人了(迪特里希听了可能会纳闷,我们哪里熟?),我们就不用绕弯子了,”孙纲说道,“作为军人,我们先要考虑地都是自己国家地安全,现在,俄国占领了日本的九州岛和北海道,对北海道我们是不感兴趣的,但俄国人占据了佐世保,对中国沿海的安全就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更何况青岛还在贵国手中,青岛距我京师甚近,贵国又在青岛驻有重兵,我方为了安全起见,想得到英国方面的帮助,将军阁下想必是会理解我的用心了吧?”
“您说的确实有道理,”迪特里希说道,“但德国占领青岛地目地完全是为了保护德国教民的利益”
“您是我地朋友,将军阁下,就不要和我说什么保护教民的事了,”孙纲微微一笑,说道,“贵国强占青岛这件事的原因和贵国的目的现在对我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我国与贵国一向邦交甚笃,此次又有并肩对敌之谊,我非常希望我们对贵国的友好举动能够换回贵国对我国的安全保证。”
“我明白您的意思。”迪特里希显然对这一类“春秋辞令”也很熟悉,立刻就听出了孙纲话里的意思,“如果贵国和英国的行动不是针对德意志帝国的,我乐意做出这样的保证。”
“其实,我国更希望能够和贵国联手,”孙纲看着他说道,“贵国对我**队的建设和展贡献极大,我国的李中堂和我本人都十分愿意和贵国开展进一步的合作,而且不仅仅限于军事方面。”
“只是,现在局势的变化已经把贵国推到了英国人那里。”迪特里希看上去很遗憾似的说道,
“如果我向将军阁下保证,中国和英国的行动绝不会针对贵国的话,贵国可愿意同我国进行更多的合作并保证我国的安全?”
“如果那样的话,我们会非常乐意接受。”迪特里希说道,“我相信,我国政府也会乐意接受中国的友谊。”
“关于俄国方面,将军阁下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给我们,让我们避免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爆?”孙纲问道,他看见迪特里希听完了翻译后用奇怪的目光看着他,似乎有些不相信的样子,就又说道,“我已经给我国海军了电令,他们会很快的赶到这里。”
“难道孙将军真的想和俄国开战不成?”迪特里希紧盯着他,问道,努力想知道他是不是在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