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当然不肯坐视自己的得力“爱将”就此丢了脑袋,赶紧上奏替他辩解,说“南洋华人惨受荼毒,朝廷不及援手,商民激于义愤,故有此举”,称“此舰原为日本所有,为防其暗中坐大,故援引条约强购之,因恐列强干预,未能编入军列,售于商民代管,俟事稍定,再行入军”,但言官们指责“该舰至南洋逼荷兰人立约,足证其战力非一般兵轮可比,乱民包藏祸心,由此可见一斑”,要求“皇上严行惩戒,以儆效尤”!
光绪皇帝还没有就此事做出什么批示,可孙纲已经感觉到了脖子上的森森凉意。
“他们要敢这么干,我就让北洋军情处在北京杀个天翻地覆。”马玥知道后大怒道,
李鸿章给他来电报说,“上意不明,宜自剖,迟则噬脐。”意思是让他上折子自辩,孙纲正琢磨着一旦“自辩”不成考虑带着爱妻上海外哪儿躲躲,朝廷的旨意却下来了,说“著将该舰归北洋调动,暂不入列,北洋船政大臣孙纲处置不当,著拔去顶戴花翎,罚俸半年,以示惩戒”。
这个“处分”还在马玥的接受范围之内,北京城因此免了一场血雨腥风。
后来孙纲才知道,这一次,他们夫妻俩其实差一点就没命了。
可能是担心中国自制的战列舰计划就此胎死腹中,因为他的战功再加上光绪皇帝对他印象很好,所以才没有立刻就此事做出处理,但因“事关重大”,翁同龢这回终于有了“干掉”孙纲的机会,一个劲地在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面前说孙纲“久藏祸心,如不严加惩处,他日必为国之大害”,李鸿章大怒,军机处在讨论如何处理时,当场和翁师傅大吵,险些动手,孙毓汶和徐用仪也和李鸿章一起,差不多日日同翁同龢,李鸿藻等清流争执,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恭亲王奕和一干满族大臣都没有表态,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生了,那就是,一直和李鸿章并不怎么近乎的荣禄居然站出来帮忙了。
听说荣禄对慈禧太后是这么说的,“听闻此艘快船为孙纲之妻以商船之价购得,为北洋护商之用,以法人为管带,教练之水勇皆为楚勇,兼有智利水勇杂处其间,以一女子领未习战阵之杂兵,处北洋海军之侧为乱,其恐已命不长耶?况兵轮又不能上6,作乱一说,殊为可笑”他接着又说“孙纲此人精于船炮之学,海军战技则非其所长,况其人素有痴名,日人赔款未到时曾举家用以资购船械,一片公心,若因此获罪,实为可悯”。
想不到这个孙纲从未谋面的名声也不算太好的满官这时候会出言帮一个汉官说话,而朝中以翁师傅为的一帮汉人“清官”却想借此机会要了他的命!
不管荣禄帮他是出于什么目的,确实可以说是荣禄救了他一命。
这次事件让孙纲着实清醒了起来。
朝廷里的明争暗斗,是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远比硝烟弥漫的战场更为可怕!
这一次算是躲过去了,那下一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