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张筠愕然,“杨相国,荆王已经出兵了?”
杨国忠傲然一笑,道:“兵贵神速,荆王心忧父皇安危,自然会着急赶来。”
“张爱卿,有什么不妥吗?”李隆基见张筠神色有些不对,便担忧地问道。
张筠躬身道:“上皇,臣很担心安庆宗遇刺一案,从刺客大张旗鼓将安庆宗的人头悬挂在东市,他们的用意就是想让安禄山知道此事,我估计最迟明天,安禄山就会知道此事,如果臣没猜错的话,他必然会借口搜捕凶手而进军关中,安禄山狼子野心,就算他不造反,也会行董卓之事,占据朝廷,臣很担心啊!关中军和剑南军、荆州军鏖战汉中,最后得利的却是安禄山,那时不仅陛下安全受威胁,长安也会生灵涂炭。”
张筠整整一天都显得忧心忡忡,他也看出了安庆宗被杀的后果,这是他始料不及之事,在安庆宗没有被杀之前,他也并没有意识到此人的重要,人死了后,他才反应过来,长安竟陷入危机。
张筠是多年的老政客,在一些原则问题上他从不糊涂,李隆基和李豫之间再怎么斗,都是皇室之间的斗争,是朝廷内部的权斗,可安禄山却不同,他是胡人,若被他掌握了朝廷,掌握了长安,后果简直不堪设想,那将是大唐的惨剧,那时,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的利益,都将受到严重的损害。
张筠见李隆基没有反应,便又进一步道:“陛下,臣建议暂时停一停,让荆州军和剑南军回去,使李豫的军队能够及时赶赴潼关,毕竟安禄山进了关中,我怕大唐江山不保。”
“停什么!决不能停!”
李隆基的声音陡然间变得严厉起来,“你替他操什么心,你以为他们会想不到吗?他手上有二十万大军,难道就不可以分兵去把守潼关吗?”
或许是觉得自己语气太严厉了,李隆基又放缓语气道:“其实安禄山起兵未必是坏事,他至少可以分散长安的军队,削弱我们的敌人,现在的当务之极,是要让十三郎和十八郎的军队火速进京,只要他们的军队进京,我就有把握收拾安禄山,那时局势就会牢牢掌握在我手中,张爱卿,刚才我语气重了一点,你不知道我现在的压力,虽然他不敢明着杀我,但时间拖得越久,他杀我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不得不急啊!”
“臣明白了,臣这就回去向蜀王催兵,让高仙芝的大军即刻进京。”
张筠起身告辞,杨国忠见时辰已不早,他也要回去了,这时,李隆基对杨国忠道:“杨爱卿稍等一下,我有点家事要问你。”
张筠知道他一定是要问杨贵妃之事,便先一步告辞了。
大殿里只剩下李隆基和杨国忠,高力士也在一旁,离他们约一丈远,照顾李隆基的武蕊娘不在,有了高力士后,李隆基和大臣谈话,她便不能参与其中。
“贵妃还好吗?”
沉默良久,李隆基终于问出了这句在他心中已憋了半年的话,杨玉环曾给他带来了最灿烂的一段生命,如今芳华已逝去,他的爱情已经退到了昏暗的角落,那个曾经艳冠六宫的妃子离他已经很远了。
可惜他最后的一点留恋也没有能够给他带来一丝安慰,杨国忠压根不知道杨贵妃的情况,他表情十分尴尬,半天才道:“贵妃住在华清宫里,守卫严密,臣去了多次都未能见到贵妃。”
李隆基心中万分失望,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只有失去了,才知道失去的宝贵,我悔之晚矣!”
“上皇!”
高力士在他身后小声道:“上皇身体渐渐康健,这才是最宝贵之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