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大将军,热海居的常东主说有要事向大将军禀报。”
“常进?”李庆安微微一怔,他又有什么事?
“带他上来!”
片刻,常进被带了上来,他见到李庆安便道:“使君,今天中午我发现了一个大食人的秘密。”
“什么秘密?”
“有朝廷的官员要向大食人出卖军事机密。”
杨旺考虑了整整一夜,黄灿灿的金子终于使他决定铤而走险,把大唐最先进的造甲术和制弓术卖给大食人,按理,杨旺是长安‘五杨’之一的杨铦之子,家里应该不缺钱,但他却从不嫌自己钱多,尽管家中有万贯钱财,但大食人的黄金还是令他难以自抑。
仅仅一个造纸术他便赚了二百两黄金,这还只是一半,另一半事成之后再给,但上午杨旺听到一个消息,圣上已经答应将造纸术传授给大食人,这就意味着他的另一半黄金将没有了,说不定大食人还要向他讨要已到手的这两百两黄金,这种可能性相当大。
为了保住手中的两百两黄金,为了能得到更多的财物,杨旺最终决定向大食人出售他们渴望得到的造甲和制弓两门技术。
中午时分,他在西市附近的热海居找到了在这里吃饭的大食使团三副使之一的赛义夫,向他表达了自己可以弄到造甲和制弓两门技术,赛义夫大喜,当即表示愿以千两黄金买这两门技术,而且他若能弄到火雷配方,就再加两千两黄金。
一千两黄金就是一万贯钱,如果这笔买卖能做实的话,他杨旺就能拿到三千两黄金,三万贯钱,杨旺已经晕了,如果真能得到这三万贯钱,就算把他老子卖给大食人,他也绝不皱眉一下。
只可惜隔墙有耳,他们的交易被他们身旁的陪酒胡姬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东主常进。
其实大唐的保密意识并不强,早在隋末,因中原大乱,不少汉人逃去突厥避难,便将中原的制弓术传给了突厥人,使突厥人的制弓技术得到长足进步,而且在民间,唐朝官府并不禁弓箭,唐朝尚武成风,挎剑背弓走江湖者数不胜数,任何一个铁匠铺都能学到造刀造弓之术。
但大食人要的不是普通的弓箭和刀剑,当赛义夫将从战场上缴获的唐军犀利的兵器图本给了杨旺后,杨旺便立刻明白过来,大食人要的是军弩和明光铠,这在民间可搞不到,只有官府才有,而且代表大唐最高水平的造弩术和制甲术图本只保存在卫尉寺、军器监和几大节度府中。
下午,杨旺找到了卫尉寺的武器署令赵鑫,武器署负责收藏出征将士的兵器,署令只是一个八品芝麻小官,官职很小,但杨旺想到的东西,赵鑫却能搞到。
赵鑫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官,没有什么家世背景,也不是科班出身,他是由吏转正为官,今年已经五十余岁,八品小官他已经做到顶了,不会再有升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