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儿来之前,以防万一,特意将杏花馆最出色的食材配料收拾在一个小篮里,提了过来。这里面就有她家的肉松。她问了问厨房的帮厨,又张望了一番。只见厨房里的食材很多,可以说是山珍海味都有。咸蛋黄也有,还是产自高邮的咸鸭蛋,风味尤佳。
盘点完食材,月牙儿心里有了数。既然是这样,那索性就做肉松咸蛋黄青团。
艾草易得,这时节,野地上随手可以薅一把。
月牙儿吩咐下去,没多久,就有人摘来了一大筐鲜嫩的艾草。
将艾草加山泉水捣出绿汁,用纱布过滤两三遍,直至没有杂质之后,再一点点添在糯米团中,边加艾草汁便揉。等到糯米为艾草汁所上色,呈现出一种碧绿色,便将糯米团团好,放在一旁备用。
揉好的糯米团,通体碧绿,样子很好看。
调制馅心,原料都是现成的,因此做起来很快。
肉松是杏花馆自制的,松而不散、鲜而不咸。而馅心里所用的咸蛋黄,更是上等品。咸蛋黄细腻,口感微微粉,绝不似寻常咸蛋黄一般食之如石灰。敲开蛋壳,便立即流出红油来。
揉捏成馅之后,月牙儿一个个包好,滚圆,上锅蒸熟。
等灶上升腾起袅袅水烟,艾草的清香也飘出来,一屋子都是草木的芬芳。
青团做熟练了,比起其他复杂的点心,不费什么功夫,没多久便制成。
通传的人也没想到,月牙儿竟然手脚如此麻利。说是去通传,倒把月牙儿晾在厨房好一会儿,才回来,替她引路。
沿着小石子雕花的路,一直往前走,直到见着一簇簇绿竹,将一座小楼围住。这便是郑公的书房了。
月牙儿在偏厅等候的时候,瞧见厅前挂着一副佛像,佛像前摆着香案,还供奉着各色瓜果。
看来这郑次愈,还是一个信佛之人。
坐了一会儿,有人将月牙儿引过去。
郑次愈正坐在椅上,手持书卷,凑得很近,看书时微微眯着眼。他穿着一身家常衣裳,乍看上去,倒真像个普通江南士大夫。
屋里这样安静,可以听见檐外飞鸟叽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