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你订购的压制铜钱的小冲床,订购了吗”杨凡问孙杏。
“老板,昨天就安装好了,数控的,全自动无人值守的,只要铜板材够就可以一直生产。”
杨凡满意的点点头。
杨凡在那边要给下面人发工资。毕竟银子不是普通人使用的,普通人都是用铜钱。
今后杨凡需要的铜钱可不是个小数目。索性自己造铜钱。
明朝的铜钱一直不够用,大量流出境外,几乎是世界通行货币。
所以官府对民间私自铸钱一直比较暧昧。基本是不怎么管的。
至于官钱,新皇帝登基时为了彰显新朝气象,一般会铜六铅四比例铸造,因为铜过半,所以看着金光闪闪很漂亮。以后就会变成对半比例,实际上,铜含量也就四成五。
杨凡算了一下,一吨纯铜板材,五万软妹币左右,一个崇祯通宝铜钱三克。一吨可以冲压出来33万三千枚,去除损耗就算33万枚吧,一枚的成本一角五分钱。可以当两枚铜钱用,而接收方还是占了半成的便宜。因为含铜量是纯铜的。
杨凡嫌弃往里加铅麻烦,还得冶炼,不够折腾的,直接用铜板材冲压。
而现代古董市场一枚最便宜最普通的崇祯通宝也要三十六七元软妹币。背后有字和图案的更贵,有的甚至两三百到七八百元不等。
杨凡计划从明朝收到的铜钱都交给兴禾收藏出售,孤品珍品鎮库雕母当五当十等让宝丽先挑,满足拍卖条件的上拍卖会。
这样即使普通铜钱也有近五十倍的利。当然前提是要分散出货,并控制出货量,不要把价格打下去。
孙杏掏出一枚铜钱递给杨凡。杨凡用两根手指捏着,仔细欣赏。
冲压的就是漂亮,非常的万枚,比浇注的好看太多,而且因为是纯铜,金光闪闪的。
正面四个崇祯通宝大字,选的是颜真卿书法作品里的字,筋骨毕现,十分有气势。翻过来背面有兴禾二字,是铸钱厂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