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
“怀经十月,难产将欲临,朝朝如重病,日日似昏沉,尔本亲骨肉,定当入则孝。”不管父母是怎样的人,不管外在原因是否为酒水作怪,不管他们如何待我们,首先,我们要做到孝道,这是根本,养育之恩怎能不涌泉相报,“他们的争吵并未伤害到你的身躯,他们在刻意避开与你灵魂的撞击。”父母恩德,无量无边。孝,这是作为子女这辈子对父母最好的礼物。
“那我应该怎么做?我劝不了他们。”人生如繁华闹市,世间已有数不清的人醉于纸醉金迷的漩涡之中。
大师突然起身到了后院,陆安然不知所措地等着,直到大师拿着面镜子回来。
“施主,贫僧送你面镜子。”
陆安然反复打量着镜子,发现跟普通的镜子没什么两样,便委婉拒绝:“我有镜子。”
禅师将镜子重新推到陆安然的面前,笑称镜子可以告诉她想要的答案。
陆安然一脸茫然地打量着镜子,反复摸索着镜子,依旧不知何解。
禅师用镜子照自己的僧服:“镜子映现红色僧服时,其本身会不会也变成红色?”
“不会。”这个不说她也知道。
“那照绿色的东西呢?”
“当然也不会。”
“镜子本身虽不变色,却仍能红来现红,绿来现绿。这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世间发生的一切都是有所安排的,在你看来突如其来的事情都是早已安排,当你不能理解甚至不能忍受时,不如随缘,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样的经历对你来说或许会痛苦或烦恼,却在你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它会教会你许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那是心的改变。
禅师将镜子重新放在陆安然的手里:“僧服已移开,镜子里已无余影。”
“大师,你是想告诉我‘事来则应,事过即忘’吗?”
“施主的悟性很好。”
陆安然叹了口气:“悟性好有什么用,我还不能改变自己的心态。”
禅师指向镜子:“每日醒来照照镜子中的自己,每日入睡时再看看镜子中的自己。”对自己有更充足的认知,才会有更大的改变。
“那……我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