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看着眼前的蒸汽机,目光中透着欣喜与渴望,大明的匠人是极优秀的,他们解决了理论上的问题,也解决了实践上的问题,面对各种制造困难,他们都一一找到了解决办法。
比如密封问题,朱允炆原以为这个问题会卡住研制,可他们用铜垫圈,以精巧的手工,真正解决了密封难题。比如螺丝卡扣问题,他们没有专业的车床,无法车铣螺纹,却凭借着一把锉刀,硬生生造出了合格的螺丝与螺丝帽。
这一群匠人,实在是太可爱,太伟大。
他们清楚蒸汽机的作用有很多,但他们未必清楚,自己在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大明也将以蒸汽机为标志,真正开始工业进程。
或许这个速度会很缓慢,或许等自己垂垂老矣的时候也未必能看到电的应用,但朱允炆相信,工业的发展,将赋予大明超越时代的强大,游牧民族也好,海外西方也好,将没有任何人能抵抗大明,他们只有一个选择:
臣服!
朱允炆伸出手,触摸着钢铁,触摸着蒸汽机,感知着这一份冰冷与厚重,而当它启动之后,它将变得炙热,变得生气勃勃!
“好,好!”
朱允炆轻轻拍打着蒸汽机,围绕着蒸汽机看了一圈,连连称赞,然后看向公输巧,走了过去,郑重地说:“老先生为此呕心沥血,日夜辛劳,朕代这新时代,谢先生。”
“不敢,不敢,折煞老夫了。”
公输巧连忙避开,不敢受礼。
朱允炆凝眸看向公输巧身后的匠人,微微点头,道:“你们都是好样的,朕说过,大明匠人是伟大的,这句话,就写到匠学院的门墙上吧!”
“皇上!”
陶增光、周昌等感动不已。
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比这种肯定更令人动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