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并非直接让百官“决议”,而是直接问有人“反对”与否,摆明了态度,是支持以《红巾军军歌》为大明国歌!
“皇上,臣以为不妥。”
兵部尚书茹瑺出班先行表达意见。
朱允炆有些惊讶,缓缓问道:“茹爱卿,讲来。”
茹瑺直言道:“皇上,《红巾军军歌》虽荡气回肠,朗朗上口,然我大明已立,鞑虏被驱至关外北地,再唱此歌,恐有些不合时宜。”
朱允炆也想到了这一点,这与后世国歌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
“杨祭酒,国子监以此为推荐,可考虑茹尚书所言问题?”
朱允炆询问道。
杨士奇出班,高声道:“皇上,臣以为《红巾军军歌》振奋人心,不分岁月,几十年前读来让人豪气干云,几十年后依旧如此,这便是其强大所在。”
“不合时宜?只是因为外敌眼下羸弱,然我大明敌人并未消除,瓦剌、鞑靼不容小觑,南方屡有不安,沿海更有倭患难平。以此为大明国歌,可安不忘危,以增忧患,强我民心,军心!”
朱允炆微微点头,看向茹瑺,道:“爱卿以为如何?”
茹瑺见此,也觉有理,便点了点头,答应道:“既如此,那臣愿尊《红巾军军歌》为大明国歌。”
百官见状,不等朱允炆发话,一个个出班,齐声喊道:“臣等愿尊《红巾军军歌》为大明国歌。”
《红巾军军歌》是否真正存在于元末,惊雪也不确定。
但在刘伯温的《烧饼歌》中,确实是可以看到一些《红巾军军歌》的内容,至于该军歌是否为后人作,暂不认真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