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右侍郎毛泰亨有些痛苦地皱了皱眉,道:“这有什么办法,皇上震怒,几乎就要把怀远知县魏八才的尸首找到,拿去鞭尸了。”
育新想起来当时的场景,便浑身一冷。
自建文帝登基以来,朱允炆在朝堂之上,始终是以和气仁善为主,纵偶尔发火,也是有理有据,反驳官员见解之后,再发怒指责官员不尽心尽力。
可自凤阳府发出那份要命的文书之后,大明王朝便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存在:
夜朝!
历来朝廷只有早朝,最多有皇上勤快,开个午朝,从未有谁开晚朝的,但朱允炆不仅开了,还开了一整夜!
无论是什么官员,该上朝的一个都跑不掉。
喝醉迷糊不醒的,马上催吐。
逛青楼的,立即推开姑娘。
床上原地运动的,赶紧换个跑步项目。
总而言之,无论在哪里,在干什么,一律入宫。
如此规模的晚朝会,震惊了整个京师,更让所有人震惊的还是朱允炆的滔天怒火。
凤阳怀远决堤,算是天灾所致,可天灾之下的人祸,才是最令人愤怒的,尤其是怀远知县的所作所为,不仅不事救灾赈灾,还霸占着上山要道,任凭百姓淹死!
朱允炆不仅发了火,还第一次动用了廷杖,打残了御史李森,不过这位御史身体也不咋滴,还没到地牢就死了。
一场廷杖,打得所有官员都没了睡意。
御史李森是死有余辜,因为在怀远决堤半个月前,李森才从怀远回到京师,甚至还在奏疏中称赞怀远知县深得民心,爱民如子。
朱允炆认为,魏八才深得民心,爱民如子,结果他死了。既然这样,李森也应该是深得民心,爱民如子的,不死怎么对得起这八个字?
一个小小知县,祸害地方不说,竟然连御史都被收买了!
若是李森如实奏报,那魏八才应该在决堤之前便被撤掉了,哪里还会有如此人间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