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并未搭话,摊主便自顾自说着:“哎,也不知道小姐什么时候来,听老街的人说,小姐之前去那边呆了几天,一一改进了食谱,味道更上一层楼了,到时候您可要记得再来尝尝。”
老夫人一愣,摊主口中的夫人是指林氏,那么小姐就是姜舒窈了。
姜舒窈居然在小吃街呆了几天?
想着那人来人往的小吃街,再想想她抛头露面改进食谱的样子,老夫人难以置信,脱口而出道:“成何体统?”
摊主不懂她反应为何这么大,莫名其妙道:“什么体统?”
“林家小姐可是抛头露面在那街上走动?”
摊主笑开了花:“是啊,小姐一点架子都没有,有那运气好的,还能得她手把手传授手艺呢。”
老夫人倒抽一口器,道:“她怎么能如此不守规矩?”
摊主这才听出了老夫人反对的语气,再看老夫人那震惊和不赞同的神色,顿时不高兴了,哪来儿的大娘,居然指点到她家小姐头上了。
“这位大娘,你这可说岔了,你瞧瞧这条街,哪个女人是守规矩的?”
她指着对面的食摊:“她家相公是个喝死了的酒鬼,剩下一大家子喝血吃肉,硬生生夺了他们母子仅剩的家财,她若是守规矩不出来卖吃食,她们母子就会活活饿死。”她又随意指了几个,“她若是守规矩,就会被兄嫂卖进那腌臜地赚银两;她若是守规矩,就会被儿媳儿子欺负死;她若是守规矩,就会被送给八十岁老头子当玩意儿。”
她最后指向卖鸡汁豆腐串的老人家:“还有胡大娘,若是她守规矩,不让小花跟着出来卖吃食,她们祖孙俩靠什么养活自己?”
惠娘一口气说完,转身对老夫人道:“这条街的女人没一个守规矩,但这里却是全京城最热闹的地方,达官贵人、平民百姓,谁来了都得赞一声好。”
在食摊后面蹲着吃面的女童听到自己的名字,从食摊后面探出个脑袋来:“是啊,规矩有什么用。夫人说了,只有手艺是真的,学一门手艺去哪都饿不死。”她笑道,眼里充满憧憬,“等我再大一点就可以学算账了,夫人说只要我合格便会用我,到时候赚了银子,我就把家里的茅草屋顶加上大瓦片,下雨天就不会滴水了。”
老夫人只是脱口而出的一句,没想到会被如此反驳,她讷讷地看着惠娘,一时不知如何言语。
惠娘见她不像向姜舒窈找茬的,也软了口气,摇头道:“要我说,规矩都是吃人的东西。您不懂,小姐是懂的,她告诉我们,人生在世,活得快乐最为重要。她虽然没明明白白说过这句话,但她收留我们、教我们厨艺,不顾身份在这儿抛头露面,把小吃街变成京城最红火的街道,让我们自在地重活一遍……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在说这个道理。”
她说完,食摊来了食客,连忙转身回去招待了。
秋夜微冷,食摊飘出热气腾腾的白雾,街道上食客来往,或是驻足,或是擦肩而过,灯笼随风摇晃,橘光洒在食摊前,投下一圈圈亮影,和缥缈的热气融合在一起。
明明四周是老夫人最讨厌的吵闹,可她却觉得内心无比平和,盯着那灯笼发起了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