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见治就她旁边的小龙椅上,正襟危坐。
这小家伙就是她和百官表明的态度,和武周一样,不会夺了大明江山,等她老了,就会把大明再还给朱家。顺便还提拔前朝大臣李贤进内阁,让他亲自见证。
李贤出列:「禀陛下,先皇已逝,请定下谥号,以为史官编纂。」
「呵~」江玉燕笑了笑:「那今天诸位爱卿就定一下他的谥号吧。」
顿时朝堂一静。
吏部侍郎于冕走了出来:「微臣有言,正统十四年,天顺帝御驾亲征,随意指挥,致使我军大败,二十万精英损失殆尽,整个大明文武中枢几近一扫而空,追随出征的文武***几十人基本上全部殉国。
随后天顺帝竟带着瓦剌大军去大同和宣府城下喊话开门,丢尽我大明颜面。
正统一年,天顺帝复辟,自此擅杀大臣将领:于谦,拒绝开城门的郭登及罗亨信等人。
年后,天顺帝为俘虏他的瓦剌太师也先,修庙祈福,此事简直惊世骇俗
种种恶行,微臣认为天顺帝不配进我大明太庙,更不可葬入孝陵。
至于谥号,微臣以为纣字最为合适!」
话音一落,朝堂突然静了下来。
这尼玛也太狠了吧?
不
过大家想想于冕的身份也就合理,他是于谦的儿子。于谦为官清正,可以说为大明死而后已,结果还被天顺帝抄家、流放。
皇帝做到他那样,可以说自他起始,大明再无人肯为这朱家效死命。
片刻后也有朝臣出来反对,毕竟他们曾经还是天顺帝的臣子,现在出来说两句一个是给燕皇一点印象,另一个表明他们也是重情的人。
讨论许久,江玉燕一言而决:「那就定为「桀」,这天顺帝不入太庙供奉,不入孝陵。
另,景泰帝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得其正。在位期间,笃任贤能,励精政治,谥号为「戾」大为不妥,改为「英」,居太庙,迁陵棺椁至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