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你带路吧。”赵熺冲着他招手,韦通达应是,走上来道,“臣在前面引路,二位王爷担心脚下碎石枯枝。”
进山,爬上半山,就看到了一个风亭,亭子很破旧。
宋宁站在亭子里往另外一层山坳里看,就看到里面满山的枫树,可想而知,当入金秋时这里将是怎样一种美景。
“当时吕公子李公子上山的时候就停在这个风亭里,那天不是臣当值,但他二位到半山腰后,臣也赶到来打了个照面,毕竟我们大人将北门这一片的守卫,主要交给了臣负责。”
“你还真是负责。那你细细说说当时的情景。”赵熺说完,挤了挤宋宁,“云台在济南时做捕头,我现在有没有捕头的样子。”
宋宁唰一下竖起大拇指:“像!”
“嘿嘿,我娘就说我干什么像什么,主因是我聪明。”
宋宁点头不迭地捧场。
韦通达介绍当时的情况,虽然已经说过很多遍了:“当时臣追上来的时候是半山腰,也陪着吕公子上到这里,他二人站在这里往下看红枫,说等过几日还要再陪着太子来,这种美景不应错过。”
“臣陪了大约一盏茶,他二人聊天吟诗,臣一直陪同倒显得多余了,就叮嘱他们千万不要下山去对面,如果真想去请叫我们的人陪同。”
“说完这些臣就下山了,正好也有事要办,就留了人守着去办自己的事了。”
“要是知道会出事,臣怎么也不会离开的。”
赵熺安慰他:“这谁能想得到,你也不必太自责了。”
韦通达叹了口气。
亭子里就没有人说话了,赵熺很尴尬:“云台,你说话啊,你不是捕头吗?捕头查案到了现场不应该是巴拉巴拉一通问?”
“今天你是捕头,我不抢你的风头。”赵熠道。
赵熺撇嘴,又去看宋宁:“小宋大人,你问问题啊。”
“是!”宋宁冲着韦通达抱拳,问道,“这个亭子里往那一片红枫去,路上会遇到猛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