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是……
肉书生惊疑地看向潘松月,问道:“大人、您、您为什么这么说?”
“住口!”潘松月喝斥,正要说话,忽然发现门口聚集看热闹的百姓,突然散了,随就听到了宋宁隐约的说话声。
潘松月给雷松打了眼色。
雷松出去看过了一眼,回来回禀道:“大人、宋大人在大门口贴告示。”
“贴什么告示?”潘松月脸都黑了,觉得宋宁一定是在贴羞辱他的告示。
雷松回道:“是关于王大牛案件的家庭父母殴打虐待、语言虐待孩子是会触犯律法的。”
《周律》中有明确的,关于打骂、不敬长辈的律例,但并没有针对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律法,潘松月呵斥道:“他到底懂不懂律例,根本没有这个律例。”
雷松尴尬地咳嗽了一声,回道:“宋大人说,今天没有,明年会有,总之很快就会有,一定会有。”
“什么意思?”潘松月忘了他要做的事,被宋宁的话题吸引,不明白他话里话外的意思,“今天没有,明天有?这是等桃树结果吗?”
这是律例,又不是在自己家院子里种桃子。
两年开花三年结果?
“不清楚。”雷松看了一眼潘松月,在这一瞬间,他明白了小宋大人和别的大人的不同。
别的大人,无论是审案还是交际,都带着极强的目的性,展示自己、结交人脉,是以自己的前途为目标的经营,可小宋大人不是,她是以事情为主,她死皮赖脸,甚至不择手段有时候还会让人觉得好笑,她也想要升官发财、但却都是以做好当下的事情为前提。
虽两种人目的都一样,可前者却会显得虚伪和浮躁,只盯着得失,而后者却要沉稳踏实很多,因为他实实在在做事,每一件事都是他一块往上去的基石。
潘松月并不知雷松在想什么,他拂袖起身,往外走:“可这是可笑,难道他一个六品寺正,还能增修周律?”
他出门去,府衙的门口站着好多百姓。
宋宁站在正门口,顺天府尹钱中宁也陪同在侧。宋宁去济南府前,治府理政的手段和技巧还是他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