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喝足后,徐家人这才想起来夸奖徐宁。尤其是徐父,对这道菜赞不绝口。
“宁宁,你从何学来的这道菜?唤作何名?如何做出来的?”徐母发出好奇三连问。
“这道菜唤作粉蒸牛肉,是女儿闲着无聊,自个儿琢磨出来的。”徐宁微微一笑,“做法是先把牛肉切成长条的薄片,用葱姜末、盐、豆酱和菜油腌制片刻后,裹上米粉,再加一点凉水,让米粉微微湿润,然后把肉片铺在南瓜片上,大火上汽蒸半个时辰,中间也无须管它,出锅时撒一把葱花增色即可上桌,简单又美味。至于米粉的做法,厨子已经会了,日后女儿不在身边,馋了只需喊他们做。”
最后那一句不提还好,一提起,徐母的眼泪又忍不住往下掉,一顿饭吃着吃着,气氛又变得沉重了起来。
看着沉默不语的三人,徐宁不禁想起以前她去外地上大学,每每到了要离家的日子,爸妈虽然嘴上什么都不说,但心里肯定不好受。想着想着,徐宁也跟着红了眼眶。
“不聊这些伤感的了。”徐劲飞转移话题,“小妹的行李收拾好了吗?多带点漂亮衣裳,让他们看看咱们宁宁不比京城的那些贵女差!”
“看我这记性,光顾着难过了。”徐母把眼泪一抹,转头对着徐宁说,“还缺啥就告诉娘,娘给你买。到了京城别和你哥哥客气,出门在外也不能委屈了自己。”
徐宁闻言哭得更伤心了,无他,这话几乎和她爸妈以前说的一模一样。
“行了行了,别哭伤了身子,过两天就要赶路了。”徐父在一旁默默提醒。
待大家情绪稳定下来,徐父突然对徐宁正色道:“宁宁,我们徐家一向不好名利,从未有卖女求荣一说,只求一家人平安健康。你此番上京,皇上定要给你指婚,但他念及旧情,不会太为难你,你尽量选择一个自己心仪的即可。”
“女儿明白。”徐宁心想,这可不就是先圈定范围,从矮子里面拔高子吗?还好她也没有什么心上人,不然得多膈应啊。
虽然徐父的那番话仍有一些槽点,但还是让她挺感动的,要知道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徐家人的思想高度已经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了。
这样的家庭打着灯笼都难找,原主现在无福消受,便宜了徐宁。
两天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徐宁本想再做点什么带走,但一想到路上难免舟车劳顿,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老老实实地宅在房间里养精蓄力。
离家那天,徐父徐母一路陪到码头,再目送他们上船,顺着水流北上,直到目光中不见了船只的身影。
古代的造船技术远比不上现代,徐宁本以为自己不会晕船,结果这船实在是摇晃得厉害,尤其是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晃得人头昏眼花、几欲呕吐。
徐劲飞常年习武,身体素质比一般人强得多,晕船反应没有徐宁那么大,最多就是有点反胃,吃不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