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很多美国人而言,他们当中很多人,因为不信奉天主教而在生活中遭遇的诸多不公待遇远比中国人还要多。
因为在美国,太多事情和天主教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从出生到老死,美国人的整个一生,几乎很难彻底躲开宗教的影响。
而陈学谦那番无神论本身也是种信仰的说法,真正让很多人都信服了。
通过这一次的访谈,陈学谦算是正式向外界解释了自己拍摄这部电影的用意,同时也取得了不少认同他的人,开始站出来为他说话。
而这已然涉及到意识形态层面的交锋,只是谁都想不到的是,挑起这样一场交锋的关键人物居然是一个中国人。
并且这个访谈的影响并没有局限在美国,关于陈学谦的这期访谈出来之后,很多美国华人看到了,随即就将其转发到了国内的网站。
刚刚经历了陈学谦一部动作片洗礼的国内民众,徒然看到陈学谦在美国电视节目中,毫不留情的驳斥了对方提出的种种无理问题,一时间无数网友瞬间就变成了他的粉丝。
对于中国人而言,能在国际上为国争光的就是民族英雄,像陈学谦这样完全就已经是中国骄傲了!试问对这样的一个人中国民众如何能够不喜欢?
一时间,这段视频被转发百万次,而浏览次数更是过亿。看着陈学谦在美国佬面前侃侃而谈的样子,不知多少小女生被他迷的神魂颠倒的。
只是对于这一切,陈学谦却是一无所知,他此时已然再次回到剧组,开始继续电影拍摄。
整部电影的拍摄,陈学谦第一次采用大量的剪辑手法,利用蒙太奇效应,作出了很多镜头。整部电影的节奏始终不急不缓,没有特别的高潮,却也丝毫不显乏味。
事实证明,这个事件本身就足够吸引人,即便是将这件事如实呈现在众人面前,都会让人忍不住看下去。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陈学谦总是将电影节奏尽量的保持在一种临界点上,使得电影即不显得激烈,又不会显得拖沓。
经过一段时间的拍摄后,基顿几人对于陈学谦的观感又有了一番新的改变。
这个导演和他们之前接触过的导演有很大不同,他对于镜头有着一个自己的标准,他不会让演员一遍又一遍的尝试同一个场景,他的拍摄像是一开始就设定了一个明确的标准。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
在他的身上,你似乎看不到其他导演那种精益求精的做派。尽管那种精益求精更多的是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只有通过不断尝试,对比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另一个让所有人吃惊的就是陈学谦的演技,这位导演讲戏和其他导演有一个极大的不同,他几乎可以亲自完成任何一场戏,甚至基顿几人觉得,如果由对方来饰演自己的角色,可能会效果更好。这种感觉无疑让几名主演都倍感压力,继而在这种压力下,他们的演技都被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出来。
这一部《聚焦》的拍摄难度并不大,最主要的其实反而是后期剪辑问题。加上陈学谦这种高效的拍摄进度。整个电影拍摄仅仅持续了两个月便全部拍完。
随即陈学谦就一头扎进剪辑室开始后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