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补贴结束,热闹的网约车市场,似乎即将迎来一段难得的平静期,但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往往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总会在不经意之间,就带来新的惊喜。
大抵在滴答、快滴两家公司的管理团队眼中,只要让公关部门回应一下网络上的舆情,时间一久,事情也就过去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
私底下,当然还是该干嘛干嘛。
可事实上,随着打车补贴戛然而止,一系列的问题随之滋生。
首先是乘客端,之前因为补贴力度奇大,几乎就是白嫖,导致很多人上下班都是打网约车,坐的那叫一个心安理得。
从而造就了网约车极度繁荣的虚假景象。
好像一夜之间,人们的出行方式就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不用再挤公交、挤地铁,人人都能享受小车接送上下班。
美得很!!!
可等到补贴一结束,高额的打车费用,瞬间就让很多打工人如梦初醒——“好贵,原来之前全特么是错觉,还是继续挤地铁、挤公交吧!”
偶尔打车还行,天天打车,这谁扛得住?
该向现实低头,那还得低头。
结果就是,补贴结束的第二天,网约车订单就出现锐减,而且是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呈现出断崖式的下跌。
原先这些人用滴答用的有多欢实,现在抛弃的就有多彻底。
订单锐减的结果,很快就同步外溢到司机端,本身每单的补贴就打了个对折,现在又要面临订单下降,导致网约车司机的收入也是出现断崖式下跌。
月入五万一下就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甚至月入过万都够呛。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那些本身就是玩票性质,只想着赚点外快的网约车司机,热情锐减,很快就退出了网约车司机序列。
反正又没什么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