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萌芽跟阿狸、惊冬的合作细节,陆建虽然不甚清楚,但设身处地地想,大致也能猜到,阿狸、惊冬为了获得薇信流量入口,肯定是割肉了。
仅凭这一通操作,薇信就实现盈利。
“萌芽的触角已经进入电商领域,我仔细算盘了一下,还有什么互联网业务是我们做了,而萌芽没有做的吗?”
不清楚情况的,简直以为萌芽就是在不断复刻腾达的成功之路。
是一个翻版的腾达。
“技术部门对薇信这次的分析,出结果了吗?”二爷惯常不喜欢感慨。
有事说事。
“分析过了,无论是公众号,还是智慧城市、智慧出行、智慧产业解决方案,这些ICQ都能做。就是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ICQ现在的功能已经够多了,再添加这么多的新功能,整体会变得非常臃肿,对ICQ用户会很不友好。”礽鱼说出症结所在。
ICQ效仿薇信,势必会降低用户体验。
不效仿薇信,ICQ就将错失平台化转型的最佳窗口期,等过个一年半载,薇信智慧城市、智慧产业解决方案都做起来,全面铺开了,留给ICQ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让ICQ在移动端的流量变现变得愈发困难。
甚至说是被薇信全面超越,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阿狸、惊冬的动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行业内对于薇信的崛起已经不再是观望,而是确信无疑。
故而纷纷下注。
薇信、ICQ两极对立的格局已经初步成型,至少在移动端是这样。
而如果按照原时空的轨迹,在国产智能手机全面爆发,进入千元机时代之后,薇信成功抓住了中老年人用户,在用户规模上一举超越了ICQ。
相比之下。
ICQ的用户规模却是在往下降,被一些人彻底抛弃,从手机里装着ICQ但不怎么用,到后来干脆卸载ICQ,发现也没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