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大丛典评的团队明显是差点意思的。
一家初创企业值不值得被投资,甚至是被收购,创始人团队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三巨头内部的很多知名高管,都是创办的公司被三巨头收购之后,顺势加入的三巨头,然后再一步步往上走,光芒也是越来越耀眼。
可见人才是多么的重要。
“那也简单,等到霉团快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大不了分而食之。”礽鱼就很冷酷,毫不避讳对霉团人才的觊觎。
“那就继续保持接触,但不表态。”
二爷最终还是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以观后效。
跟阿狸不同,作为流量供给方的腾达,对于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其实并没有那么的热衷,至少不是腾达的核心业务。
这也是为什么。
腾达没有选择像阿狸那样,全资控股大丛典评,只需要战略投资,提供流量入口以及一定的资金支持,就可以坐享估值上市带来的红利。
巴适得很。
唯一的隐患可能就是薇信的横空出世,让腾达不再是移动互联网唯一的流量入口,赚的不那么轻松。
阿狸、千度都选择拉拢萌芽,根源也便在这了。
只可惜,对于怎么狙击薇信,腾达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薇信一步一步崛起,用户数量越来越大。
作为防守方,ICQ的用户数量已经接近饱和,基本处于“无敌”状态,除了做一些小修小补,完全做不到大改的方向。
好像也没有大改的理由。
一句话总结,就是ICQ已经迷失在过去的辉煌之中,改不出来了。
至于说腾达的另一款社交产品微聊,在转向陌生人社交之后,前期发展的倒是非常迅猛,但很快也遭遇到了瓶颈。
究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