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中……”
“目标锁定,顾铭章,38岁,现任诺基亚大中华区总裁……”
跟之前的猎头卡不同,张硕这回还接收到了顾铭章的详细资料,甚至包括他喜欢吃什么,最近有什么计划等等。
简直就是人物详细档案。
消化完资料之后,张硕大致也明白,系统为何会锁定顾铭章了,就是想借顾铭章之手,启动萌芽的手机制造计划。
而要说到顾铭章,首先就绕不开他现在的东家——诺基亚。
一个略显悲沧的时代烙印。
原时空,在诺基亚这个功能机时代的超级巨人被微软收购,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网上出现过很多分析诺基亚为什么会失败的文章。
核心一点就是荣耀太盛以及大公司病。
诺基亚是一家以硬件为主要驱动力的公司,也就是说在诺基亚看来销量不佳一定是手机不行,再出一个手机就行了。
虽然在生态方面有点建树,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进度缓慢。
诺基亚自身的光环,也让内部交流变得困难。
人们害怕失败,所以只会报喜不报忧,碰到问题不敢上报。内部人员怕担责任会把很多看法藏在心底而不是选择说出来,收到的建议也不推进,和自己关系不大的东西宁可不知道也不愿意去问一问。
这就会导致一个死循环。
底层人碰到一个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无法解决所以不敢上报→高层不知道这个问题→不知道这个问题自然高层就无法推动问题解决→底层人员照样解决不了问题。
这样的内部文化,导致了即便有人发现了隐患,高层也会因为这样的文化被蒙在鼓里,或者知道但没人敢推进。
直到这个问题越滚越大,难以忽视。
例如诺基亚内部曾有人建议收购同为芬兰的手机厂商MyDevice,然后这个需求被高层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