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琰,我聚焦不太清楚,要不你来拍吧?”将脖子上的单反相机拿下来,男生颤巍巍地递到了他手里。
围聚在餐馆里,他们正对着餐馆大厨颠勺的本领欢呼不已。熊熊火焰似乎穿过了铁锅直接和食材接触,这是一场视觉和味觉的双重震撼。
他们都是市报邀请的小记者,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挂着一条红色的牌子,统一的红帽子让他们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旅游团。
来自于各个省重点高中,小记者们大多都是高一和高二,唯独贺琰是高三的学生。
接过相机,贺琰看着相机的屏幕慢慢转动着镜头。从模糊到清晰,在屏幕正中的厨师和他手中橘红色的火焰,共同完成了这一副最具有市井风味的画面。
“咔!咔咔!”
快速地按下相机快门,贺琰一口气拍出了好几张照片。
将屏幕从面前移动下来,那几张照片刚好捕捉了厨师最精彩的几个瞬间。
稍稍转动着镜头,贺琰放慢了语速解释道:“转动镜头的时候要对准拍摄的物体,哪怕是动态的,也要固定下来,手如果动的话,物体就会发虚。”
说话时,贺琰尽量保持普通话的标准,就怕速度一快,就会让发音变得扭曲,带有一股米国味。
这是拍摄的基本常识,其他的小记者经常需要拍照,这些他们自然了然于心。只是……
贺琰的相机实在是太贵了,那个镜头还是他从国外带回来的,不算他带来的其他设备,光是他手里的相机和镜头都至少要八万块。
大家都是学生,要是弄坏了可赔不起。
从几张照片中挑选出最好的一张,看着在镜头前厨师干练的模样,贺琰的两边脸颊都忍不住漾起两个酒窝。
收拾好东西,几名小记者对着厨师和老板娘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谢谢叔叔阿姨。”
从这家饭店出来,熙熙攘攘的城中村街道让他们再一次陷入了选择恐惧症。
路边支起的路边摊散发着浓浓的香味;色香味俱全的串串又吸引着小记者团女生的目光;但十字口处的商店,喇叭里不断重复着低价甩卖的广告语,却更加符合主题……
“贺琰,咱们下一场景拍哪?”
“你出个主意吧,我们都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