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一世,白客也像其他孩子一样,喜欢看简单粗暴的武打片儿。
比《少林寺》还早的准武打片儿就是《红牡丹》。
从电影院出来后,同学们就开始比划起来,白客大声呵斥着,好不容易才把大家归拢到队伍中来。
一周之后,学校又组织大家看《苗苗》。
看完之后,同学们展开激烈的讨论。
姜黎黎好看还是苗苗好看?
为此还形成了两帮脑残粉,没事辩论一番。
其实白客更喜欢看一些老的译制片儿。
1980年的电影虽然很多,但它们的艺术水准都不高,绝大多数都没达到《小花》的水平。
眼下,县城里有两个电影院。
一个是南街附近的老电影院。
一个是人民路上的新剧场。
这新剧场是东山建筑队修建的,所以文化馆的人长期跟白客保持着友好关系,没事就送他几张电影票。
有那么几天,新剧场演老片子《叶塞尼亚》,白客就领老爸老妈过来看,有心给他们当一下灯泡。
白策倒看得津津有味,秦咏梅却看得哈欠大口的。
电影结束了,她都没搞清楚讲的是什么。
只是当白策在前面大步流星赶路时时,她笑嘻嘻地喊:当兵的,你怎么不等我了?
过了几天,白客又给老妈弄了两张《戴手铐的旅客》,这一回她真看得津津有味,好几天都在用走调的嗓音哼唱“梦驼铃”。
对眼下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很多欧美电影确实不容易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