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这时,曾在唐和五代盛极一时的越窑青瓷业已凋零,唯有龙泉青瓷质量显著提高,驰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色就是在南宋龙泉窑中烧制成功并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顶峰。”
略作停顿,宫本酷一接着讲道:“从现目前业内搜集到的窑址的瓷片来看,龙泉窑的产品有白胎和黑胎厚釉两大类。”
“其中白胎青瓷约百分之九十几,黑胎青瓷只是少量的,但质量很好,胎簿釉厚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相同之处,这应是南宋绍兴元年至绍兴十九年时及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宋朝廷令地方州府为宫廷代烧的官窑瓷器。”
“南宋龙泉窑器型有碗、盘、盆、碟、盏、壶、罐、渣斗、水注、水盂、笔筒、炉、琮、投壶、瓶等应有尽有。”
“元代龙泉窑比宋时又扩大了好几倍。浙省、瓯江两岸的窑址已发现有200多处。元代龙泉窑瓷器的特点是造型大多胎体厚重。”
宫本酷一越说越醇熟,语速也是渐渐加快:“元代龙泉窑除继续生产宋时的器型外,创新品种有高足杯、菱口盘、荷叶盖罐、环耳瓶、凤尾樽等。”
“只是,质量不再如南宋,产品胎质粗糙,釉面光亮者多,温润如玉者少。装饰技法上有划花、印花、贴花、堆花、镂刻、点彩等。”
“纹饰题材更丰富,有云龙、飞凤、花鸟、鱼虫、八仙、八吉祥、杂宝等,个别有文字装饰。”
“在龙泉窑的精湛技艺和精美的釉色及高超的质量影响下,除浙省境内多处窑址如大窑、金村、溪口、大白岸、小白岸、梧桐口、笔架山、项户、道泰、山头窑、松溪、马垃力、安福口、安仁口、大方、大棋、下村、武溪等300余处外,还有赣省、闽省的多处窑址也仿烧龙泉青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这在宋、元民窑瓷器中也是屈指可数,名列前茅的……”
一口气细数下来,宫本酷一面不红心不跳,显得十分的从容不迫。
仅从这番表现,足以看出,对方有备而来。
并且,相关知识都掌握得十分熟悉,可谓倒背如流。
这家伙可别一口气全都说完了啊……
柳芸燕等人都是忍不住的心中紧张,惴惴不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