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谢谢你啊,你可真是一个热心肠的好同志。”
现在还想着能够回城的姜朵对徐建军这样的乡下泥腿子可没什么旖旎的想法,只是徐建军的热情让她十分受用,觉得这乡下也不是人人都如同那老农一般冷血心肠的。
“不客气。”
徐建军脸上的笑容顿了顿,在将手里的铁锹递给一旁的大哥后,接过了姜朵递过来的包裹。
他并不是那种真正无偿奉献的男人,帮木歆拿行李,只是想要顺理成章的和对方搭上话,可帮姜朵拿行李图什么啊,对方一看就咋咋呼呼没什么分寸,除了白净一些,模样也没有特别出挑,徐建军作为生产队队长的儿子,在择偶观上,还是很挑剔的。
“那成,建军就跟我走一趟,红军啊,你就先回家吧,告诉你妈我和你小弟晚点回去。”
徐有成作为老子,一眼就看出了儿子的小心思。
他并不乐意儿子娶一个知青,因为对于他这样守旧的人而言,知青就意味着麻烦。
这年头许多知青下乡,其实也是为了躲避家里的麻烦,城里很多政治立场不明确,家里有海外关系的人家现在正处在水深火热的状态中,他们家三代贫农,根正苗红,不能娶一个这样的媳妇进门。
而且这些知青一心想着回城,现在这政策,谁也说不准哪天他们真的就回去了,到时候要是生养了孩子,当娘的跑了,他的儿子和孙子怎么办。
在徐有成看来,儿子还是踏实点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姑娘比较好,但要是儿子实在喜欢这个新来的知青,也得他查清楚对方的户籍出生以后,确定对方没有污点,他才好考虑同不同意儿子和知青处对象。
不过现在八字还没一撇,人家女知青也没表现出对他儿子的意思来,徐有成就只是把这个想法沉在心底,面上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芥蒂来。
一路上,姜朵那张嘴巴闲不住的找着话题和徐建军聊,例如生产队的其他知青过得怎么样,例如知青来到红旗一社后的待遇如何,言语间偶尔来透露出来了几分对于村里没派卡车接他们的不满,也没瞧见徐建军的面色越来越僵硬了。
姜朵被安排在了村子中间一户还算宽敞的人家家里,这一点倒是和上一世一样。
木歆记得,那家的婆子是个十分精明且抠门的女人,姜朵只忍了一段时间,就有些受不了了,想要拿回自己的那份口粮自己做饭,只可惜用不惯乡下的火灶,这个念头不了了之了。
木歆跟着徐有成来到了靠近村子边上,山脚处的一户黑瓦房,一个满头银丝,看上去十分和蔼的老太太开了门,得知了徐有成的来意后,笑着接纳了木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