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品找到了,可粘合剂却又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机身的的接合剂不佳很容易造成空中解体,最终导致事故。
好在东三省自行建造了一些风洞,可以给予贾小侯他们大量的实验数据。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实验之后,贾小侯他们找到了最佳的、最大量也最适合的粘合剂——漆!
后世和现在。都流传、出土了不少古代漆器。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距今七千年上有漆的木碗,这些历经了数百乃至上千年的漆器大多都保存完好,甚至光鲜亮丽!
天然木器漆俗称大漆,又有“国漆”之称。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汁液称为毛生漆或原桶漆,用白布滤去杂质称为生漆。
天然木器漆不仅附着力强、硬度大、光泽度高,而且具有突出的耐久、耐磨、耐水、耐油、耐溶剂、耐高温、耐土壤与化学药品腐蚀及绝缘等优异性能。
这对于贾小侯等人来说。无疑是超级适合的粘合剂。
中国有着古老的漆器文明,漆匠和木匠文化及其兴盛。要找到漆不是问题。但要找到适合的漆并有配方,那就难了。
漆器本身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自身已经形成了无比鼎盛的产业,同时随之而衍生的便是不同流派之间不同的制作方式。
而他们所用的漆配方,互相之间也不尽相同。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便有福州的脱胎漆器、广东的晕金漆器、扬州螺钿漆器、山西平遥的推光漆器……等等流派。
各家各派所使用的配方也不尽相同,好在因为战乱不少各地的漆匠被迫离乡背井进入了东三省控制区域,贾小侯他们可以轻易的通过联合政府找到这些漆匠。
可试验了大半年漆匠们所提供的漆的结果却不甚理想,毕竟飞机是在天空的强风中飞行的。气流产生的张力和压力极大,被漆所粘合的飞机最多坚持了一个多月便不行了。
不过贾小侯等人没有泄气。做科研的人失败几百乃至上千次是正常的。直到有一天有位参与实验的老漆匠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漆,贾小侯等人在实验之后发现这种漆比之现在任何一种漆粘合强度和张力都大了不少。
无论是风洞还是在天空中试飞,从来不曾有松动的表现。显然这就是贾小侯他们所需要的。顿时所有人都激动了,在老漆匠的指引之下贾小侯等人找到了云南黄家。
可这位号称明代漆器大师、《髹饰录》作者黄成后裔的家族。却拒绝将漆的配方交出来。哪怕是贾小侯和龙云亲自上门,求了半天他们也没松口。
拒绝也就算了,连漆都不给他们提供了。老头儿很倔,上次给贾小侯他们提供漆是因为那是个漆匠老友的请求。现在觉得贾小侯在诳他,一怒之下漆也不给提供了。
“我们家祖上为明天启年间漆器大师黄成,传下来的手艺是有。配方也有,但什么时候也不能在我们手里丢了!”在黄家坐镇的那位近八十的老太爷顿着拐杖对贾小侯和龙云道:
“你们说你们拿这配方是去抗日去了,我老头儿不信!漆的配方能抗日?!你哄孩子呢?!要我给你们配方也成,我老头儿听广播看报纸。最佩服的就是国防军的孟贲总司令!只要他给你们作保我老头儿就把这配方交出来!要没这个,你们就是杀了我老头子也别想拿到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