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见得一个高壮的扎须大汉带着一个长得极似女子般穿着东北军军装的男子站在电台旁,对着那电报兵沉声道:“给哈尔滨城里发报!就说我们已经占领了预定阵地!请求下一步指示!”
“是!”那电报兵闻言站了起来,对着这汉子行了一个极其恭敬的军礼!而后便坐下“滴~滴~~滴……”的发起了电报。
阵地上,所有的将士们都将身边的一切准备妥当!除去一些观察手之外大部分的将士们都坐在了战壕里休息。
这时候他们才停下来给自己点了根烟,又或是说笑几句,而炮兵们则没有那么轻松。他们沉默的耸立在火炮旁,他们皆在等待着哈尔滨城内发出的命令!
马家沟南岸赛马场,“嗡~嗡~嗡……”的战鹰们缓缓的在这里降落。在后世看港台电视剧时,常为其中人嚣马啸的赛马场面所震撼。
有东北的朋友从香港回来,还把自己亲临赛马场的“盛况”向大家炫耀。殊不知,对于老哈尔滨人来说,其实赛马没啥新鲜的,哈尔滨早就有,许多当年的“老哈”还买过赌马的彩票呢!
哈尔滨赛马场起源于1905年。
当时,清政府宣布东三省16个城市开埠通商,并声称“维持各国机会之均等”。此时,早已捷足先登到哈尔滨的俄籍犹太商人库列绍夫敏锐地嗅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于是他选中了马家沟南岸一带视野开阔、地势平坦的草地,开始筹建跑马场。
他先后从俄国进口一批名贵的奥尔洛夫斯基种赛马,历经一年的紧张筹备,成立了“赛马俱乐部”。
那个年代,赛马在中国还是个新事物,充满神秘色彩,参与的人很少,所以,至今没能发现有关它的规模、确切位置和经营方式等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和图片。后来写的文章都说,“它是引进西方文化的典例”。
不过因为苏联打过来了,哈尔滨原本的繁华也都不在。赛马场自然也就荒废了,于是被某位军长兼哈尔滨目前的统治者直接收归公用,打整了一番后作为了临时机场。
随着一架架的战鹰从天空中滑落,便见得一个个的东北空军的将士们英姿飒爽的打开了机舱盖,顺着悬梯便下了飞机。
看着这些风华正茂的飞行员们,特地前来迎接的屠千军不禁心生感慨!
1931年8月19日清晨,作为东北空军基地的奉天东塔机场遭到了长达一小时的疯狂扫射。
令日本人奇怪的是,这个应有军事设防的机场,竟没有一点动静。当100余日本士兵冲进机场时,看到的只是泛着硝烟的空无一人的黄土地。日本人不损一兵一卒,东北空军就在“不抵抗主义”的禁锢下,窒息了自己的生命。
从不完全的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到,东北空军的损失极为惨重:丧失飞机数百架,40余架成套从捷克购来的尚未启封安装的机件,四五台发动机,八辆坦克及附设工厂的全套设备……全部落于敌手。
散了伙的飞行员,陆续汇集于原北平东北航空军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