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个价格就有点昂贵了,不说配套设施建设成本,光是太阳能电池生产的每度电就需要0.6元,加上其他成本,到户电价需要1元以上。
这次打算将每瓦的价格降低到10元,直接降低到一半,按照这个价格,每度电的发电成本大概在0.3元左右。
只是出口的太阳能电池的技术不是他们最先进的,发电效率为25%,这样降低了这边的生产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先进技术泄露,或者是用作军事用途。
这个发电成本基本上和火力发电成本相当了,比核能发电还要便宜,唯一的缺点就是无法全天候发电,需要配备错峰供电设施,也就是蓄电池。
蓄电池的价格就要贵多了,不说昂贵的锂电池,毕竟锂电池不适合用于大规模储电,锂资源有限,价格也更加昂贵。
目前准备的大规模储电电池,主要是铝空气电池和石墨烯电池,其中铝空气电池成本相对较低,石墨烯电池价格较高。
两者各有优点,铝空气电池储电量更大,但是充放电速度较慢,危险性较高,而石墨烯电池储电量较低,电力损耗较大,但是充放电速度较快,放电功率非常高。
在他看来铝空气电池还是比较适合用于太阳能发电储能,为了促进各国积极推进太阳能发电,这一块也准备来一个大降价。
在他看来想要在全球大规模推广储电电池,每度电的储电成本必须不高于0.5元,太高的话就没有市场了。
初期将每度电的储电价格定在0.5元,等到后期在降低到0.3元,这个价格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就具备一定的市场了。
按照这个标准的话,寰宇集团能充放电2万次的铝空气电池,每千瓦时的售价就高达1万元,非常暴利。
要知道他们生产1千瓦时的储能铝空气电池成本只需要100元,就算是出口的铝空气电池能量密度不太高,增加了铝的使用量,每千瓦时的成本也不会超过200元。
在这方面他们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初期拿出能量密度每公斤1000瓦的产品,足够应付全球市场,在国际上属于非常领先的产品了。
不过相对他们的理论能量密度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叶子书给他们的铝空气电池,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理论极限,为每公斤8000瓦。
只是产品要一步步升级,不能一下子就拿出王炸,而且降价需要伴随着技术进步才有说法,不然别人只会认为之前过于暴利。
这么一算的话,每千瓦时的发电和储能成本也只有0.6元左右,因为白天只进行部分储能,大部分都是会在当天使用掉,因此不是简单的相加。
这个成本在经济还不错,而能源资源相对贵乏的国家,非常具有竞争力,如果可以的话,还顺带推广我国的输电技术和电气产品。
将他这些想法整理成文档,发给麒麟能源工业集团、麒麟电气工业集团和寰宇集团,只是确定了思路,价格也只是作为建议价格。
他现在距离市场比较远,做出的定价可能不符合市场现状,只能作为参考,这一点在文件里面特意说明,避免这些企业严格按照他的定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