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实验没有对外发布任何信息,他们派遣团队非常低调地前往西北进行实验,这次实验主要有两个目的。
对高空凝结水汽进行驱散作业,这个时候西北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下雪,在下雪天气使用驱散技术,看看能不能阻止降雪。
然后使用气象卫星来检测驱散后的云层流向,然后再使用快速吸热设备对再次形成的云层进行凝结实验,看看能不能形成雨雪降下来。
为了能够及时追赶上云层,专门租用了大型军用直升机,用来运输设备和人员,官方气象局也有人全程跟随。
做这种改变环境的实验,必须要向气象部门申报,他们也很好奇,麒麟环境工业集团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到了11月份,实验结果出来,效果非常不错,完全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不仅实现了云层驱散和水汽凝结,还实现了气象卫星和地面作业精准联动。
只是一台设备的作业范围比较有限,想要实现大规模水汽调节作业,需要使用大量设备,而且还不能整天拉着这些设备到处跑。
特别是在南方降雨量大的时期,移动作业设备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要安装大量固定作业设备,费用非常高。
一台设备最大可作业范围约300平方公里,如果都装上固定作业装置,覆盖全国需要30万台左右。
其实不用覆盖全国,只需要在南方和北方水汽密度高的路线上安装就可以,作业时间主要集中在南方雨量充沛的地区。
其次就是在其他时期,必要的时候需要将海洋水汽调节到大陆,解决干旱时期雨水不足的问题,也需要建立一套可行的海陆雨水调节机制。
经过他们的测算,全国一共需要10万台左右这样的设备,每台设备按照1000万元计算,投入高达1万亿元。
一次性投资规模非常大,好在设备使用年限比较长,可以使用25年,设备折合年费只需要400亿元。
其实这个年费用还是比干冰降雨要高很多,唯一的优点就是能够真正实现高空调水,相对更加主动,达到目的的效果更好。
如果加上能源成本、人力成本和配套系统成本,每年需要花费500亿元左右,这笔钱谁出是个很大的问题。
自从麒麟工业集团在渤海湾和北方其他沿海城市建设了大量的海水淡化工厂,北方饮用水其实并不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