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他还不是很适应,但是试了几次之后,就逐渐变得随心所欲,使用时间越长,使用这套装置执行高空飞行越是得心应手。
三套飞行装置,他在设计的时候,尽量做到通用,这样可以减少生产成本,不过最后通过使用感受,将模仿飞鸟的个人飞行器给去掉了。
然后考虑再三,决定将蝴蝶飞行装置也去掉了,因为他感觉蜻蜓飞行服已经足够满足要求了,虽然噪音稍微大了一些,但是还可以忍受。
地面人员是听不到高空飞行的噪音,而高空飞行的人,是全副武装状态,也听不到外面翅膀扇动的声音,因此噪音并不是难以忍受的缺点。
原本三套飞行装置,只保留了一套,生产的时候就不用配备多种设备和产线,成本也能大幅节约,对商业化更加有利。
不过三套个人飞行装置,他都给了麒麟基础工业集团,技术既然拿出来了,也不可能收回去,交给麒麟基础工业集团,也许有其他作用。
这次也没有将整个生产链条分开,打算全部由麒麟基础工业集团负责研发和生产,因为这里面的很多技术,其他企业也没有优势。
例如柔性芯片,虽然也是芯片,但是和传统的芯片有着天壤之别,技术上根本就不通用,给了玄武科技公司和青龙科技公司,也不会有太大的优势。
和麒麟基础工业集团负责人沟通的时候,双方觉得全国需求量应该在10万套左右,主要用于各个旅游景点的体验活动。
虽然使用了很多新的技术,但是成本并不算特别高,如果按照生产10万套来计算的话,平均每套的成本大概为30万元。
贵的不是研发成本和材料生产成本,而是产业链构建成本,不管生产多少套,各种设备都是不能少的。
至于能不能赚回来,他并不担心,这样堪称黑科技的装置,1000元体验一个小时绝对属于物超所值。
每套装置使用300个小时,就能赚回成本,剩下的就是净赚,而他设计的使用寿命高达2万个小时,绝对属于爆赚。
等他将这些技术资料交给麒麟基础工业集团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三月底,花费了20多天的时间,才弄完。
经过这段时间查看的资料和研究心得,他发现仿生领域的研究非常有意思,准备接下来重点研究,至少做好足够多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