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限于自身硬件的关系,能力虽然比人类强,但是强的也有限,是比较容易被人类所控制,更何况每个机器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想要串联起来作乱,可能性很低,如果个例作乱的话,根本就翻不起水花,不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威胁。
在第二级人工智能之上,还有第三级人工智能,智能程度更高,具备一定的创造性,但是这个人工智能是不会直接指挥机器人的,需要通过二级人工智能来完成指挥工作。
这样就形成了风险隔离,三级人工智能虽然有想法,但是却没有行动力,机器人虽然有行动力,却不会太过于逆天。
这些都只是预防从概率上都不可能存在的可能性,事实上以人类的技术,还无法做到让人工智能产生类似人类一样的智慧人工智能。
所以各位完全不用担心,如果真的有一天有这个能力,人类自身的能力也将远远比现在强得多,完全有能力掌控局面。
之所以让这些机器人像人类一样生活、工作,目的其实是为背后的人工智能提供更多的社会资讯,对人类社会有更全面了解。
这些信息都是背后人工智能创造力的源泉,只有对社会运行细节足够了解,只有对人类社会需求足够了解,人工智能才能明白怎样的创新是社会需要的。”
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过来,这些通用机器人只不过是为背后更高级的人工智能提供信息,自身的能力其实并不高。
他们还以为有自己没有掌控的信息,毕竟人工智能只掌握在老板一人手里,大家不过是使用罢了,对里面的情况并不甚了解。
按照老板的说法,倒是不用担心,相比起人类的善变,机器人无疑要忠诚得多,也就是俗称的更认死理。
人类尚且很难被彻底掌控,更何况是机器人,而且老板也说了,目前的人工智能还达不到他们想象的程度,更不用担心了。
明白了这背后的逻辑,自然也明白了叶子书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如果真的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新,花点成本又算得了什么。
更何况这些钱只是机器人赚到钱的一部分,将部分钱花在机器人身上也说得过去,做人不能太过黄世仁,也得让劳动者有所得。
看到大家情绪好了不少,叶子书说道:“现在经济发展阶段还处于生产力发展阶段,大家拼命地扩大生产能力。
但是随着生产力越来越高,这个阶段终究会过去,生产力过剩将成为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生产出来的东西却无法被社会消化掉。
让这些机器人像人类一样工作和生活,不仅让机器人成为社会的生产力,同时也让其充当了社会的消费者,产生一定的消费力。
所以从整个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说,将机器人像正常的人类对待,是具有极大的好处,而且还能借助机器人调整社会消费结构。”
这个说法乍听上去有点匪夷所思,但是仔细想想又非常有道理,特别是调整社会消费结构的能力,如果让人类调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