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是弄个空间站的话,第一种方式就足够了,采用电磁轨道加速器的话,反而成本非常高,光是建设一个电磁轨道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花费非常高。
但是他必须要为将来考虑,如果后续真的想要建设月球永久基地的话,凭借现在的物资输送效率,就有点不够看了。
而且电磁轨道加速器虽然建设成本高,但是使用的次数越多,平摊下来反而成本更低,当然这是忽略技术投入成本。
因为技术都是由他提供的,所以在技术研发投入上就要小得多,这是他发展电磁轨道加速器的优势之一。
除此之外,他旗下对于电磁轨道加速器也有很深厚的技术和产业积累,磁悬浮列车部分技术可以使用到这上面。
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降低电磁轨道加速器的建设成本,他想要建设的电磁轨道,最低出口速度应该达到9000米每秒,最高速度达到2万米每秒。
前者是满足近地轨道发射需要,后者是满足往火星和月球输送物资的需要,毕竟需要建设就要总体规划。
如果按照这个要求,电磁轨道加速器的总长度需要达到1万公里长度,采用的是环绕设计,如果都按照直线建设,以我国庞大的国土,也装不下。
为了避免低空空气密度较高带来的过热和阻力过大问题,整个轨道采取的是真空设计,在发射之前将轨道内的空气抽空。
除此之外,还需要让轨道的末端高度达到1万米以上,这个反而是挑战难度最大的,地球上的建筑达到800米左右就很难了,更何况是1万米的高度。
想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从材料着手,除了满足电磁加速要求外,还必须是轻质材料,而且还必须要有足够的硬度和韧性。
他还需要解决高空气流对电磁轨道的影响,需要很多附属设计,以减少高速气流造成的破坏。
除了电磁轨道加速器之外,运载货物的飞船同样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首先需要具有强大的抗磁性和电磁屏蔽功能,这是预防电磁轨道的磁场对内部货物产生破坏。
其次需要耐高温,或者是能够有效降低局部温度过高,不然那么高的速度和空气摩擦,分分钟就会被烧毁。
而且为了节约成本,这种飞船必须要能重复利用,如果每次发射都要重新造一艘的话,实在是有点划不来。
其实技术问题从来都不是叶子书所担心的,他有的是办法达到目的,除非像反重力这样远超现在科技水平的东西,他暂时拿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