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以薪水的方式发给员工,要么以福利的方式反馈社会,要么就用于投资扩大生产,增加就业人数。
只有让大家都感觉到从这些资产里面获益,才能安心让他掌控这些资产,他从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觉悟,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他只是将自己视为社会财富的管理者,而不是拥有者,摆正心态才能更好地做自己,不然他估计已经迷失在巨大的财富幻觉当中不可自拔了。
言归正传,计划经济的优点就是人类对经济体系的掌控力较强,能够更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在没有积累到一定阶段之前,就能利用手段消除掉。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经济复杂性不够,体量难以快速增加,容纳的就业人口有限,经济潜力无法完全激发。
其实我国现在的经济模式,既有计划经济的影子,也有市场经济的影子,是两者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也是前世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了40多年,也没有出现重大的经济危机的原因,虽然未来可能也会有经济危机出现,但是间隔比却要长得多。
这样既可以让经济体量足够大,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围绕着这个经济体系生存,又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掌控力,不至于完全放任自流。
这种掌控力在经济出现显而易见的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和调整,让经济运行更加平稳和有韧性,发展自然更快。
叶子书想到这里,恨不得现在就要去做,这种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还能减少他为此付出的心力。
如果是以前,他还会对旗下产业指手画脚,但是随着产业越来越大,他自己都觉得无法完全掌控,只能做些务虚的工作。
具体执行还是由下面的人负责,但是执行情况如何,是否完全按照他的意图来,其实都不是很确定。
而且这种执行力的衰落,会随着层级的下放程度呈现加速衰减状态,最后他也只能从营收、利润等财报数据来了解整体情况了。
但是下面的执行是否是最佳选择,是否按照他的想法进行经济平衡发展,对此他会越来越模糊,因为以他的精力,他连视察一遍都做不到。
这也是他每次视察,也都是走马观花一样,而且基本上就是去该集团的总部走走而已,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做不到,除非他不想干其他的事情,就整天视察。
现在由超级量子计算机做好最优规划,由人工智能负责监督,管理制度负责督导员工层层执行,简直太完美了。
------题外话------
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