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卤味经营者,只是还没有以产业发展的思路来经营,都是处于个体户发展阶段。
如果按照村里人的资金规模和管理能力,等到他们发展起来,估计别人发展得更快,到时候能不能竞争得过,还真不确定。
这又不是他的企业,他只是提个建议,总不能一天到晚都要他指点,而且叶子书也不愿意过度介入别人企业的经营。
就像现在这样,如果有个好的结果倒还罢了,如果结果不好,好心就要被当作驴肝肺,属于吃力不讨好的行为。
想要在卤味市场脱颖而出,以较快的速度占领市场,有两个关键要素很重要,第一个就是配方,这属于卤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显然他村子里的人并没有这样的配方,也没有经营餐饮食品行业的经验,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陌生的。
第二个就是资金,别看他们加起来资金也有近百万,如果只是开有限的几家店,问题不大,但是想要迅速扩展到全国,这点资金完全不够看。
当然,还有一种模式,就是沙县小吃模式,将很多人集合起来,组织者以经营统一品牌为主,将一帮个体户的力量变成企业的力量。
但是这种松散联盟的模式,问题也很多,没法为消费者提供统一的服务,经营情况完全有参与者自己决定,组织者最多只能在供应链上做些文章。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成立一家卤味公司,然后让村民出钱占一些股份比较好,至少这么做成功的概率要高得多。
各种卤味配方他可以出,甚至建立一整套卤味产业所需要的技术,他都可以提供,这样可以保证做出来的产品,味道是完全一致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而且自己手里也有很多资金,现在在四合院购买上花费的资金不多了,而自己个人账户里面的资金,却是越积越多,总得投资出去。
加上父亲将田地承包给别人之后,变得有些无所事事,正好找点事情给他干,自己在背后出谋划策,不需要自己亲自经营,能节约自己不少的精力。
越想他觉得这种模式越可行,甚至将来还可以吸纳更多的人进来,对这样的行业,他没有必要占据100%的股份。
说到底,他本人其实不太看得上这样的产业,就连“中华小当家”这个餐饮品牌,他都不太当一会儿事,只是闲暇时下的一颗棋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