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梅雨接了很多商业片,又拼命的代言广告‖的钱全部丢给PETER处理,从不过问。
然后,PETER找到了刘冬,如果论商业头脑,无疑,这些人中,刘冬是个中翘楚。
他了解了梅雨的心愿后,选定了生物制药这个项目,在非洲,或者说世界范围内。很多人穷困而死,原因是缺医少药,所以如果可以把一些特效药的价格降低下来,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这些人。
提供了华丽的技术支持,事实上,他的实验室效率极高,新药的产生到临床试验只用了短短的一年半,接下来的时间,他们一直致力于药物推广。
说到这里,不得不感谢蒂姆先生,是他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使得一些制药跨国公司不敢轻举妄动,包括药品令号申请,审批等相关工作,一直是蒂姆在做。
江帆连咳两声,清了下喉咙:“至于我,一直做着对外联络的工作,也就是负责接洽客户。”
梅雨目瞪口呆,她从没有想到真相会是这样,也就是说,刘冬负责公司运营,考察立项,PETER则是提供了技术支持,然后蒂姆跑的是政府关系,江帆负责销售。
真是强大的产销一体化啊。
梅雨无语,她打了个哈哈:“那我不是出力最少的吗?光出钱似乎很没诚意呢。”
这次是PETER抢答:“不,你很厉害,你知道你三年投了多少钱吗?对了这些钱,还有一部分作为投资,已经翻了两倍不止。”
梅雨傻傻地问道:“多少钱?”
PETER随口答了一个数目,梅雨费劲地试图把那一串0实体化,最后失败了,居然有这么多。
梅雨账折睛,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那你们研究出了什么药?”
依然是PETER回答,带着强大的自信:“治疗疟疾,艾滋,主要就这两种。”
疟疾,艾滋,梅雨默然,这两种已经横扫天下了,亲。
她犹豫了下,问道:“艾滋可以治愈吗?”
PETER摇了摇头:“可以控制,暂时还没有办法治愈,不过我们生产的特效药很低廉,确切的说是零利润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