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从一开始这故事便是讲的柳首辅的事情,百姓们反而有些会抵触,觉得是有人故意污蔑首辅。柳首辅名声赫赫,很多人也不会相信。
故事半遮半掩,欲盖弥彰,反而让百姓们觉得自己窥到了真相。一个个都痛恨那二房。即使事实上柳夕母女三人没有被二房苛待过吃食逼着跪祠堂,百姓们却都纷纷信以为真。
这时候好些人觉得自己猜到了真相:你说,为什么这柳首辅偏偏要在那宫中执意跪谏,说不定就是以公谋私,想要彻底摁死大房,好霸占人家家产。
一时之间这种言论就在街头巷访广为流传。如果有不信的,百姓便会怼回去:那你说说这黄梅雨的季节却日日大晴天,是为何?
晴了十日还可能是巧合,可是又一旬过去了,后来一个月都过去了,却依旧是滴水未下。
江陵此时本应种上稻米的水田,连土地都干涸了。
好在颜夕和萧靖宣早有准备,这才没让这些农民佃户损失一年的收成。百姓们从说书先生的口中得知了太后娘娘和晋王做的事,纷纷拍手称赞。
等到这些官老爷们休养了半月有余,他们这歇下去的心思就又活络起来。
他们不跪了,不去受那罪,但是他们能罢朝啊。
罢朝可以在家休养,不吃苦受累,是个好法子。
他们互相通过气后,便想着,这一个人罢朝有违体制,但是若这朝中半数的官员都不上朝不处理官务。想来晋王也会有所忌惮。
等他们修养了大半个月,再次志得意满地坐着小轿去到衙门口,临进门的时候却被门口的官兵给推搡了出来。
“大胆!你竟然敢把礼部侍郎堵在门口?”
那门口的卫兵看着这前任礼部侍郎还在这里吹胡子瞪眼,就不耐烦地说:“新任的彭侍郎现在还在府衙里好端端的坐着。他特意吩咐小的,若是有人前来闹事,就打出去。”
“彭侍郎?彭胜云?就是那个顶撞本官,不许那女子被沉塘的那个小小笔吏?”
江誉登一听这话,登时瞪大了眼睛,就彭胜云那个不起眼的小官,还能做侍郎?
这肯定是他在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