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经连成亲后也捡过她们旧衣裳穿的堂妹。
那时候她们顺脾气就有旧衣给小芹,不顺心就不给,旧衣裳还要打补丁纳鞋底。要是好心给了,也当作是给三婶家的年礼,就不用单独准备其他年礼了,三婶还要说句谢谢。
一个嫁到许家,起头就要伺候大伯哥家的孤女,说白了就跟做后娘没啥区别的堂妹。
听说的不如亲眼见。
她们倒要看看,眼下到底变成什么样了?
此时,许有粮正在于大力的介绍下,伴着虽欢喜但慢悠悠的鞭炮声,在满脸笑容和村里长辈们一一打招呼着。
有几家,许有粮之所以带来这么多糕点礼盒就是要去看望的。不是拿来只给岳母家吃的。
像于家庄里正要去探望,眼下里正的小儿子在场,互相拍肩膀的时候趁机说一声,一会儿要去你家里坐坐的。让里正小儿子先把话带回去。
这样大力明日或是啥时和他回二道河,往后来回出村更方便,不会被人难为。不能啥小事儿,都靠家里认识大官或是大山哥是镇亭的权利压制,该送点儿就送点儿,人情往来嘛。
还有一些亲属,许有粮心中有数。
当初分家帮他岳母说过好话,这才分到二亩上等田地得到一些农具,甭管到啥时候都要领这份情。
以前没有能力,只能处处见人尊敬礼貌。
这次,他作为于家女婿要拎点儿礼物去探望一番。这样的话,将关系再处好一些,回头他将壮劳力大力领走,村里只剩岳母和小力要是遇见什么难处,不指望于家大房二房,其他人也能伸把手,或是给二道河送个信儿啥的。
所以于家大房出来就见到,时隔两年,许有粮大变样一般。
变精神小伙了不说,还不停对老少爷们主动打招呼。一副丈母娘家的事儿,就是他的事儿。
哪还有曾经爬到他们家给铺褥子,帮劈柴,还有吃饭坐在最末位低头不吱声的模样。
于家大房几个闺女,特意看向被邻居胖婶扯住的于芹娘。
于芹娘穿着红色袄子,一个补丁也没有。
配着旁边枣红色的牛车,那可是车啊。
好似正被她娘怪罪怎么不拦拦,买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