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宁可在家穷搜的,也尽量不想让人笑话。
所以这几家认吃亏还妥帖,许老太就敢借给这些家银钱,让他们置办“招待所”用的家伙什,还告诉啥时候挣出来啥时候还给她就行,不急。
从那之后,村里人就更加明白许老太是什么性格,眼下遇到要吃亏的事儿,大伙举手抢着说:“我来我来,我家还没吃过亏。”
此时,两位商客看眼包袱特意系的扣子没动就没解开。
又想到那位四舅母是挺大岁数的老太太,估么扛包送来会累够呛,连忙感谢。
许老太笑着说:“昨晚我家有些事儿,没招待好你们。麻烦两位小哥见到带队大掌柜帮着给解释解释。如果返回再路过这里,就算不停歇也进来告诉一声,不敢多说别的,装点热水,带点热乎的烤土豆地瓜算我的心意。”
“东家,您太客气了,您儿子给抹过零,饭菜也挺可口。”
“两码事儿,他抹零应该的,昨日没让你们吃好喝好。”
许老太看俩人没赶车,而于掌柜已经被关二秃指挥拉货去了村里。
要不说二秃子那人眼里只有药没有女人呢,村里汉子们看青楼姑娘都呆住了,明显比往常木楞,他却带队去送货。
许老太又张罗:“大山,是不是要回去了?麻烦你给这两位小哥捎回去呗。”又给两位介绍道:“这位是我们镇亭。”
“久仰久仰。”
赵大山有点官派了,立马热情道:“来来来,上车。怎么样,二道河这里招待的?镇里又是入住在哪,有没有什么难处?”
此时的许老太还不知道,她的这番“补救”让这支商队大掌柜知道后,不仅四天后在返程时再次入住,而且他还拉帮结伙带来另一支商队,特意跑到二道河请客喝酒。要不然那支商队本想连夜离开,路过二道河也不站下。
送走两位小哥,许老太又抱着,生就是陌生人,意就是满意,务必要把青楼一行人伺候满意的想法,召集美壮他们定菜单。
打手吃一种饭;七八岁小丫头和粗使婆子吃一种饭;头牌吃一种,普通姑娘又是一种。
她和青楼打过交道,太懂里面分三六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