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闻言,知道刘表也忌惮刘备,心中便踏实了。
如此,要给刘备添‘乱’,就容易多了。
蔡瑁缓缓道:“主公啊,您需要刘备坐镇新野,这是必须的。但换一个角度考虑,刘备只能坐镇新野,他没有选择。”
“为何?”刘表问道。
蔡瑁解释道:“主公试想一下,刘备会归顺曹‘操’吗?”
刘表毫不犹豫的道:“绝不可能。”
蔡瑁道:“既然刘备不可能归顺曹‘操’,那他只能呆在新野。刘备驻扎新野,独镇一方,主动权始终在刘备的手中。一旦刘备率军进入襄阳,他就完全进入了主公的兵力控制范围。”
“刘备,当世雄杰,眼光独到,颇为不凡。”
“为了保全他的兵力,刘备不可能南下襄阳,除非是进攻襄阳。不到万不得已,刘备不可能撤退的,因为他不会‘交’出兵权,任由主公控制。”
“所以,即使主公不给粮食,刘备也无可奈何。”
蔡瑁眼中闪烁着‘精’光,道:“从某种程度上来分析,主公少给刘备一点粮食,不仅可以敲打刘备,还可以试探刘备新野的粮食储存,以及兵力的数量。”
刘表听完后,眼中有了意动的神‘色’。
事实上,蔡瑁的判断是正确的,刘备不可能轻易的撤入襄阳境内。
新野位于曹‘操’和刘表的边界,刘备在夹缝中求生存,能保持自主权。一旦刘备率军进入刘表的腹地,兵力可能会遭到限制。
这一点,也是刘备顾忌的。
刘表浑浊的目光中,闪过一抹‘精’芒,道:“军师,给刘备多少粮食合适呢?如果一点粮食都不给,恐怕说不过去。”
蔡瑁微笑道:“主公,在下认为一万石粮食比较合适。不多,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