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只得以军中的神射手与之相对抗,再辅以弓兵射杀城墙下攻城的匈奴兵。
站在城头躲在盾兵后面的李宗,看着城下的匈奴人,心中却松了一口气。
昔日匈奴人攻城,多驱赶生活在城池外的大秦百姓为先头部队,面对往日的子民、同胞,乃至于父母兄弟,城墙上守军的士气可想而知。
而现今只面对曾无数次入寇,烧杀抢掠的匈奴人,秦军的士气反而远胜以前。
匈奴人结束了一天的攻势后,撤军返回到三十多里外的大营。
说是大营,不过是一大片营帐罢了,外围甚至连营墙都没有搭建。
不过大营表面上看上去杂乱无章,但其实却颇有章法。
右贤王的王帐在大营最里面,即使有敌人夜袭,或者趁着夜色摸进大营,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开成为最先的攻击目标。
再之后,就是牛羊粮草,这些是重中之重,万不能为敌军所毁。
粮草外,是正规的匈奴兵。
这些匈奴兵以各自的部属为单位,驻扎在一起,这样,即便是遇到突然袭击,他们也能够在各自首领的统属下迅速安定下来,并展开反击。
最外围的是地位最低下的牧奴,这种人在草原上还有无数,哪怕是全部战死,匈奴人都不会有丝毫的心疼。
其前身多是战败部落的俘虏,或者是因为各种原因被迫流浪的人。
就更不要说,在大营的周围还有大量的斥候日夜不停地巡视着。
王帐内,点着火盆与粗.大的牛油烛,右贤王高居首座,各部落的首领,头人依次落座。
他们欣赏着歌舞,口中大嚼着牛羊肉,心中丝毫不为第一天攻城的毫无进展而恼怒或者担忧,气氛仍然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