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注意到小娜就漂浮在虚空的不远处,专注地观察着他。
见此,他再度回档。
第三次回档,他应约来到这里,看到的,果然又是另一个画面。
按道理来说,【世界的真相】只有一个。真相就是真相,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个真相,有的还会截然相反?
他每一次回档,看到的【世界的真相】都不一样。
……除非,这些不是真相,只是幻象。
不然在不同周目,他不会看到不同的“真相”。
他很快便想明白了。
——小娜这是在玩一场【薛定谔的猫】。
即一只猫被封在一个有毒药的密室里,如果原子核衰变,释放出毒药瓶里的氰化物气体,猫会死。
而原子核的衰变是随机事件——所以,猫会一直处于一种活与不活的叠加态。只有在揭开盖子的一瞬间,才能准确地知道猫是死是活。
揭开盖子,是一种【决定】态,而非单纯的【观察】态——人们是否去揭开盖子去看,会决定猫的生死,改变猫的状态。
所以,在他步入那片虚空,观测到所谓【世界的真相】之前,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不确定的。它会根据他不同回档间细微的差别,如步幅的差别,行走的速度,甚至呼吸的次数等等变量,自动生成一个结局。如同映射函数。
因此,他每周目看到的画面都是不一样的。
它与真假无关,也不是什么真相,只是自动生成的画面。
而小娜,就可以通过观察他是否对这种变化感到意外,而判断他是否拥有类似【预言】、【推演】或【回档】一类超规格之外的能力。
……这让他感到恐慌。
她在用这种办法试探他。
她在跨越时间线,跨越世界线,用他可能存在的态度的细微不对劲,来试探他。
小娜的这种试探方式,和诺尔几乎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