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常常会在看到这些纸条后叹息一句,“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啊——”
只是那个时候,季清安并不明白这句诗的意思。
忆往昔的时刻就此结束,让我们随着此文作者清新的脚步一同走入当下。
眼下的季清安正为前几日自己在朝堂上提出的意见遭到太后一党的驳斥而头疼,当今朝堂上分为两拨,一拨为以常卫光为首的保皇党,一拨以六部中兵部、吏部、刑部为首的太后党。
因着季清安那一派都不是,因此两边都不怎么待见他,总觉得他是对方的人。
也因此他每次想要提出什么对礼部有革命意义的措施,就总会无端受到两派的挤兑,他曾经的一帆风顺到这里似乎就行不通了,举手投足都受到限制,与曾经壮志满怀要报效国家的初衷完全相违背。
我们的季清安大人十分迷茫。
就是在这样的漫不经心中,无意看见了挂在路边的祥云花灯,那花灯制作十分精巧,模样奇特,淡蓝色的底图给人一种宁静淡泊之感。
他没有犹豫地伸出手来,却意外地与另一只手同时触到了那盏花灯。
抬头,便看见了陆溪。
那一幕真真是十分诗意的,哪怕是多年后失去那个女子之后再次回忆起来,也会觉得那不是存在于现实中的人,犹如云端仙子,持着花灯含笑缓步在喧嚣的人群里,只一笑,五光十色的街巷都自此失色。
那时候,他有些怔忡地望着眼前的女子,那眉目间的淡淡光华竟让他失神片刻。
“不好意思,这位公子,这花灯是我先看上的。”
季清安看她并不局促扭捏,反倒落落大方地与他细说,明眸皓齿,眉眼清冽,波光流转间颇有惊人之姿,似皓月清风迎面拂来,惊艳只余,也笑着说:“抱歉,那我就不夺人所好了。”
陆溪朝她礼貌一笑,于是以盛大的夜色为背景,这副淡雅水墨图中竟只有她是彩色的。
那日回府以后,他怔怔地在书房里坐了很久,下意识地磨墨、挥笔,盛大的夜色都在笔下一一浮现,京城的繁华、人群的喧嚣尽显其中,可是画中央却是一片空白,没有那个女子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