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继位,乃是吉兆,当大赦天下!”
之后诏书,更是让大殿之上一应大臣反应不及。董卓不仅为党锢之祸的众人平反,更是重用荀爽、陈纪、韩融等人。
反应过来的袁隗、蔡邕等人略作思考便知董卓此举乃是何意。无非是想与之前结怨的众人和解,重用世家之人及昔日党人也是让天下之人对董卓不要太有敌意。而董卓此举也正中刘协及当朝大臣下怀,即便封赏些许夸张,但是也无人再阻拦。
“大汉需要吾等勠力同心,还望众位大臣摒弃前嫌,为陛下效力,匡扶大汉!”李儒口干舌燥的念完诏书,自以为是的总结说道。
“为陛下分忧,乃吾等职责!”一众大臣同时作揖深拜,对刘协表达自己忠诚。
很快,献帝大赏群臣的消息传遍天下。尤其是项敖封公一事,更是让天下哗然。汉朝数百年,从未有过外姓封公之说。如今项敖如此还不到而立之年爵位已是如此之高,怎可能不让其余人浮想联翩,尤其是在如此敏感时期。接到诏令的后的项敖被震不轻,北域其余之人也是眉头深皱。
北域五原。
“主公,董卓此举乃是为何?”胡昭也是不解,同时更为担忧封公一事对项敖的影响。
项敖摇头叹道:“吾又如何能知?”
“至于为何吾等暂且不必考虑!”戏忠在旁接过话来:“吾等首要考虑董卓此举对主公影响才是!”
是也!不仅项敖眉头紧蹙,其余众人对戏忠提醒也是频频点头。
“汉朝成立至今,并未有过外姓王。”戏忠苦恼的搓了搓脸道:“董卓此举,忠暂且看出三处要害。其一,董卓欲示好主公。如同董卓朝堂所言,主公历来表现对汉庭并未有丝毫异心。既然主公未曾插足朝廷中事,董卓此时也不希望主公有何异议!”
“其二,蔡邕蔡大家名满天下,当世大儒,若是能够得蔡公支持,董卓在朝堂也能少诸多阻拦,何况蔡公又是主公岳父。”
言罢,戏忠显得些许担忧接着道:“至于其三...其三便是董卓想将主公拉拢道董卓战船之上。董卓虽有数万精兵,能够掌控朝堂。但董卓更担心洛阳之外各地英豪不服自己执政,甚至以勤王之名,起兵攻伐。但若是天下之人皆反董卓,董卓也是势单力薄。”
项敖听闻着戏忠戏忠分析,眉头皱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