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穿城而出的时候,他感受到了辽阳城建的热度在不停的增加之中。
钱粮充足,人力充足,辽阳的城建已经初现规模和雏形了。
在离开的时候,他在期待着……
……
……
“大人,这条河流是引复州河的支流而来。现在已经开了个口,整个工期完工还需要最少三个月时间。”
在复州铁矿,建筑司的张思根和工商司的孙可大一起向惟功禀报。
他们这段时间一直在复州矿,建筑司连修路也委给几个副手了,铁矿之事,成为最重要的重点了。
这些部下,都在二十来岁年纪,处于人的黄金期,头脑不僵化,灵活,举一反三。
通过惟功一些话就知道复州铁矿有多么要紧,所以这些人都带着最精明强干的部下,抽调最多的人力和物力,短短时间就已经开挖河流,当然只是先弄了一个工程草案和开了个河口,具体的引水工程是从一道大河上游截取一条支流,从上而下,冲涮近十里路程后,又引向原本的河流,成一个椭圆形的地势。
在这椭圆形地貌的中间,便是复州矿的主要工程着力点,有好几个开采的露天矿井,还有熔炼点,成群的高炉。
将作司也会将一部份熔炼工程直接搬到这里,在辽阳城中,只留下精炼加工就可以了。
随着以后辽阳镇的发展,城中如果承担全部铸造熔炼工作的话,恐怕北城那一部份地方就不够用了。现在这样的决断,更有发展空间。
不仅是兵器,还有工兵用具,辎重用具,大车,各种农具等等,用铁这一块,辽东原本那几十万斤的铁课极本不够看的,实际的铁产量也并不高,除了自用之外,还要对蒙古和女真出口,压力不是一般般的大。
到了万历后期,大明的民间已经十分缺铁,军队也缺乏精铁兵器和铁甲,火铳和火炮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主要原因就是采铁业的滞后和倒退。
“简单来说,就是矿石的含铁量高低不同,但含铁越高的铁矿石则越重,这里和下流设几个冲涮点,最好弄一些输送带,用畜力拉动,不停的将铁矿石送来冲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