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辅有痔疮已经好几年,此病虽然有便血等症,但并不致命,怎么突然变的这般?”
“这个,京师急报没有说,小人不知。”
“好,我知道了。”
惟功心乱如麻,一种不知道什么滋味的感觉袭上心头。
这一天,其实早就有心理准备了,他纵不是历史专家,张居正死于万历十年六月前后这个时间他还是知道的,至于死因,一直扑朔迷离。
有人说是痔疮,也有王世贞那种说是张居正喜欢用亢阳春药,夜夜无女不欢,旦夕伐之,望花甲又有病在身,操劳国事的人,哪里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时间久了,自然不支而死。
一直到后世几百年,张居正具体的死因也没有搞明白,一直算是一个谜题。
此时仍是弄不明白,惟功心中,却是一阵阵的难言的滋味袭上心头。
张居正好比一颗参天大树,他在时,惟功还不觉得如何,现在感觉大明要失去这个人时,他才感觉到这个人的重要之处。
可以说,明朝在嘉靖到万历之间,已经有病入膏肓之势,是高拱和张居正两人,一前一后,挽救危亡,扶大厦之将倾。
高拱为政的六年多时间,大明已经开始扭转了颓势,张居正秉政这近十一年时间,大明俨然在中兴。
库藏两千万以上的白银,数千万的粮食,其余的各种物资无数。
边军强盛,南北俱有名将。
驿传,法度,俱有改善。
丈田之事,更是人君才能为之,但张居正也是做成了大半。
后来雍正皇帝所谓的摊丁入亩,无非就是在条鞭法之上的改良而已,成就远不及张居正以人臣之身完成的壮举。
再有核实兵额,优免赋税,免除徭役,改力役为佥募等诸多良法。
张居正,无愧救时良相,千古一相的美名。
不足之处当然也有,而且不少,心胸不广,打击政敌过狠,过于讲究享乐,除了条鞭法之外,没有什么制度上的革新,但求全责备,并无意义,自北宋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张居正已经算是不变法的变法,将财政接近破产的明朝重新又带回国富民强的路上,殊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