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这位高僧法相庄严,不象是顶替。”
眼看自己的千秋节要被搅和黄了,这实在是一件叫人不愉快的事情,李太后心中一千一万个不愿意。
今日之事,料想皇帝不会做不孝的举动,通政司的人敢真的将此事放在朝堂之上?至于张惟功,这孩子也是个知情识趣的,手下已经给他惹事了,他还敢真的揽事上身不成?
这里索性还是一把火,烧了这该死的东西,然后叫内廷抵死不认!
这件事,说出来就是丑闻,太后眼中,已经充满杀机!
……
万历还在等候,寒风之中,皇帝在乾清门内安坐,表面上似乎无事,但皇帝心中的波澜大起,犹如惊涛骇浪!
在他身边,是常出入宫中的勋臣,武臣,文学侍从之臣,包括最亲近的心腹惟功在内,还有张惟贤,锦衣卫的刘守有,还有襄城伯这个管理御前禁军和仪卫的勋臣在内。
所有人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恭谨之极的模样。
但万历很想知道他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想法,是不是真的把自己这个皇帝看在眼里?
最少在现在,皇帝羞愤的想找个地方一头碰死。
不管是张居正插手或不插手,或是太后有什么决断,甚至是冯保有什么决断,这件事都是这三尊大神说了算,任何一人有了决定,皇帝无非就是照办。
如果是五年前,皇帝才九岁出头时,这样的局面还不算什么,但现在他已经年近十五,过年后不久就要大婚。
这样的尴尬之事,还要经历多少回?
目光流转之时,张惟贤和惟功等人,都是清楚的看到皇帝的眼色十分阴沉,种种不愉快之处,简直是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