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惟功这样的比自己还小的,身份又是正经臣子的,还真是没有在万历跟前出现过。
“臣虽小,不论骑、‘射’,均有可观之处,皇上若有需臣之处,臣当竭尽全力。”
“倒是听大伴说,你是在边塞长大,不曾走路就已经在马上了,所以才挑你来陪朕骑马来着,用人么,就要用其长才。”
惟功严肃,万历也是收了调笑的口‘吻’,一本正经的说道。
其实面君之前,惟功已经想过自己该如何与皇帝相处了。
如果一味奉迎,甚至陪皇帝耍乐嬉闹,一时是会获得小皇帝的欢喜,但时间久了,皇帝也就拿自己当‘弄’臣,小丑,甚至是倡优太监之流。
格调下去,想再往上升就难了!
而且,现在大明也不是小皇帝当家,自己奉迎了皇帝,传扬开去,不论冯保还是张居正,又或是他们身后的李太后,都能一句话就打发自己回家,既然如此,何必自轻自贱的去当一个‘弄’臣呢?
倒是相处熟悉之后,倒也不必太拘泥,否则皇帝成天对着阁臣和翰林,自己再严肃万分,也就白费了能经常进宫的良机了。
此中的分寸,真的也是要费点心机来把握呢……
“今日朕心绪不佳,学骑之事,容后再说吧。”
惟功的态度使万历对他高看了几分,但皇帝也失了和惟功说笑的兴趣,再加上确实原本就有心事,于是万历说了一句之后,便又伏案皱眉了。
皇帝才十一岁,但已经较为成熟,甚至有几分人君的样子了。
“唉,这事该怎么办呢?”
万历呆了一会,愁眉苦脸的道:“李先生将这奏疏送来与朕看,显是要朕赦这赵参鲁无罪,先生的面子不能不顾,不过看这赵某人言词着实狂悖,语涉内臣,朕岂能轻易做这样的主张,真是叫朕烦死了。”
惟功在下头听的心思一动,他每天看史书兵书,可也不是死看书,身在英国公府,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每天看到朝廷的邸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