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手可及的门楣,三人同入就显得有些挤的门框,也就是挂在门廊下的那个牌匾显得气派些,却还与这个很小的“大门”格格不入。
牌匾上“玄一门”三个大字,是大晋王朝开国皇帝司马重火亲笔所书。
而登山之路与门派前那宽阔的广场,皆是由司马重火命人所修建。
至于何以玄一门没有被重新修建一番,就成了每个来玄一门上香的人心中的疑惑。
而山下的本地人,便得意洋洋地开始给外乡人解惑,以此来兜售些瓜果茶水。
玄一门只允许香客进门上香,而不允许其在门派内参观,若是出了大门,则可随意逗留,但玄一门不会给任何一位香客提供茶水,就连一口山泉水都不会给,因此每位下山的登山客,皆是口干舌燥,疲惫不堪,这茶水瓜果的买卖倒是卖得不错。
按照山上流传下来的说法,大晋王朝那位开国皇帝曾下旨重修玄一门,却被玄一门的首任掌门婉拒。
说是婉拒,在世人眼中,那就是抗旨不遵了。
所以,每当见到外乡人瞪大眼睛,面露吃惊的神色之后,本地人都会很自豪地拍着胸口说道,你们也不想想,凭什么玄一门是天下门派之首?凭什么玄一门的副掌门能担任我大晋王朝的国师一职?那是因为咱们玄一门那位开派祖师,与咱们大晋王朝的太祖皇帝有过命的交情。
说道这里的时候,他们往往又会压低嗓音,神神秘秘地告诉外乡人,听说咱们玄一门的开派祖师,曾经救过咱们太祖皇帝两命,所以咱们太祖才会如此看重玄一门。
听说啊,当时来玄一门传旨的那位公公脑子有些拎不清,在玄一门的开派祖师拒绝了太祖皇帝的好意之后,仗着自己是太祖皇帝身前之人,告了玄一门开派祖师一状,说其抗旨不遵,有违圣恩。
您猜后来怎么着了?
趁机再给外乡人添一碗茶之后,他们再面露惋惜之色慨叹道,那位明明是能当上大内总管的,结果啊,却落了个去刷马桶的下场。
外乡人也不在乎多掏一文钱,刚好一碗茶也不够解渴。
听得卖茶人如此说道,便会顺着说道,那的确是活该,顺便再接着问上一句,那玄一门的开派祖师为何不愿接受太祖皇帝的好意呢?重修一下山门岂不是更好么?
卖茶的小哥便会摇摇头说道,你懂什么?这叫做“道”。
外乡人听得一头雾水,便觉得自己那一文钱花得就有些冤枉了,再次追问之后,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因为那卖茶的小哥也不知晓,什么是“道”。